即便他们不懂考古,也能感知到这些竹简的确很古老,根本不是近世的东西。很多竹简都腐朽了,字迹漫漶,但更多竹简上的字迹,还能能辨认出来。
这竟然是,周穆王西巡时期的游记!
竹简的主人,叫姚岐,是周穆王的西征时携带的史官。他记载,穆王十五年,率师西征昆仑。
这些竹简,就记载了西征途中的大事。
竹简中说,穆天子到高原后,“千里无人”,“大荒万里”,“高原漠漠”“牛马蕃蕃”。
意思是说,高原上根本没有人烟,只有成群成群的野牛野马。
这说明,当时的吐蕃高原,是无人区。
所以,竹简中说:“王悦,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哉华夏,泱泱周邦,为此方国。”
意思是,穆天子很高兴,说大周的疆土可真大啊,这里也是我的土地啊。
八思巴等人看后,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
竹简的记载很明显,吐蕃高原,是周天子发现的新土。
更重要的是,竹简还记载“王命伯容,取旈为帐,作居,师悦。”
翻译过来就是,穆天子命令一个叫伯容的人,用野牛的长毛,做成帐篷,当做营房,将士们都很高兴。
这么说的话,吐蕃人特有的牦牛毛黑帐篷,是周天子到高原时发明的?
以此推论,最早一批吐蕃人,是周朝的驻军?实打实的华夏人?
因为竹简又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