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都想不出消除将来文武内卷的办法。
似乎,是无解的。
后世是纯粹的文官政府,军人们完全靠边站,可那是因为现代属于后火器时代,军人比例很小,军人的武人性质也极大弱化了。
可在古代,显然无法套用后世那一套。不然的话,不久的将来,就会再次出现以文驭武,文贵武贱的局面。
只要没有仗打了,得天独厚的文官们很快就能占据优势。若是有十年八年太平,他们就会认为,军饷太多了,还要继续削减,再削减。
第619章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夜深了,殿外寒风萧瑟,霜冷阶凉。精美的宫灯下,崔秀宁仍然在伏案策划。
宫人端上来的燕窝羹已没有一丝热气,可没有喝过一口。
大唐皇后皱着蛾眉,手中的笔半天也写不出几个字。
屁股决定脑袋,利益决定立场。文武之争的核心,还是对于资源的分配。
首先是财政分配,第二是职务分配,第三是荣誉分配。
仅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一的军警,却花了国库将近一半的钱。文官们怎么可能没意见?
这个其实还好办。军费治安费是有上限的。天下太平了,费用就不会再增长。而且,随着国库收入继续增长,军费治安费的占比就会下降。十年之内,比例降到三分之一,是完全可能的。
难的其实是职务分配和荣誉分配。
乡村官吏本质上是文官,可空缺多半被退役伤残的将士占了。
很多地方的乡正村正,都是唐刀不离身的退役武士。这些人对待县衙文官往往不够恭敬,使得在基层文武矛盾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