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头一遭!
看见西班牙建立帝国学院的消息,朱由校头一个想到的就是为什么自己不能也建一个?
韩爌方才所说,正中他的下怀。
那些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的文人,个个志比天高,以抨击朝政为荣,指望他们能尽心尽力的给自己办事,属实不太可能。
就算有,那也是极少数!
现在各地什么最多?流民最多!
流民一多,无家可归的小孩也多,这些吃不饱、穿不暖,活下去都成问题的孩子,就是朱由校看重的后继力量。
简单来说,帝国学院在成立后,会分为文、武两大院。
文院,短期内朱由校并不指望他们能有所作为,这是个长期投资,如果有用,会在十年内给大明加一个永久性收益。
就算没用,那也没关系,尽早裁撤,不过是损失了一些钱财和人力罢了。
第一批帝国学院的文人成长起来后,第二批、第三批就会源源不断,这些人可以深入各个领域,作为基层官员,发光发亮。
他们和读死书的士子们不同,这些人满腔都会存有一颗爱国之心,让大明变得更加强大、稳定,就是他们的诉求。
至于武院,朱由校是想学习拿破仑。
后世拿破仑建立军事学院,让所有军官进入军事学院深造,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将法国军队打造成了一支拥有高素质军官团队的强军。
这样的军队一旦成型,是极其可怕的。
朱由校也打算用最短的时间,让武院的基层将官们迅速结业,然回到所属的部队中,边留驻边学习。
拿破仑定了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