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的名声毕竟不如已经两次威震华夏的朱燮元,熊廷弼是有些看不起这个后生小辈的。
对于孙传庭,一向直来直往的熊廷弼并没有什么表示,但是朱燮元一到辽阳,他当晚便主动前往了。
这次,朝廷以熊廷弼为帅,以朱燮元为辅,这两人,很显然有更多的话要谈。
话语间,朱燮元用筷子夹起菜盘里的肉球,却是手中一抖,故意将其落在地上。
随后,朱燮元慌忙起身,蹲着用手捡起肉球,毫不避讳地送进嘴里,一边喃喃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可别随意丢了一粒,你说是吧,熊经略。”
“咳!掉了一颗丸子怕啥?”熊廷弼没听出这话中的弦外之音,不以为然道:“陛下刚给了五百万两黄金和五千万石粮饷,还怕不够大军吃用吗?”
“熊经略可是陛下眼前的红人,在您面前,我这小小的山陕总督,焉能马虎从事?”朱燮元笑道:
“若是浪费了一粒粮食,传出去只怕不好听。”
军事素养极佳,政治素养却堪堪未能及格的熊廷弼,无论怎样都只听了个马马虎虎。
虽知道朱燮元在给自己提醒,却并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于是他道:“你都说些啥呢!某这次来,可不是与你叙旧的,朱总督,这些人中,你对付鞑子的经验最足,我只能提前找你取取西经了。”
隔墙有耳,有些话,朱燮元自然不好直来直去。
何况,身在官场,谁还不多留个心眼。
他不打算再说这些敏感话题,转而谈论战策,说道:“熊经略乃本朝一大台柱,要想重振朝纲,必惩恶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