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以为,高句丽此次袭扰,只掠百姓财物,不攻打城池,打的就是得实利,弃虚名的打算。
说白了,他们其实就是在等我们去问责!他们猜到了我们没时间在辽东继续耗下去,急于撤军,因此已经准备好了告罪的人头,以换取我们对他们掠走人口的视而不见。”
“高句丽……”
从整个战略出发,马强的确在辽东有些耗不下去了。
高句丽和辽东公孙度不同,公孙度有必须守住的辽东郡,有必须守住的城池,马强可以很容易抓住他的主力。
高句丽此时还是一个半农耕半游牧甚至还有部分人是渔猎为活的状态,只有一座国内城算大城,一旦迫不得已,也随时都可以抛弃。
如果不能一击而中,高句丽就可以依靠白山黑水和大汉兵马慢慢打游击。
这打起来,可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彻底胜利的了。
说白了,高句丽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那……奉孝你觉得当如何?”
“高句丽虽地处偏远,但依旧是在马訾水旁,只要有充足的河船,便可轻易北上攻取。
攻取高句丽,明公缺的其实是时间。
故而嘉以为,大将军只需留下两支兵马在辽州,步兵主守,骑兵主攻,然后打造河船,探明高句丽虚实,待时机成熟,便可一战而下其国都,届时再收买威慑,高句丽必散也!”
说白了,郭嘉是认为把太多精力放在高句丽不值得,中原才是最重要的,河北对高句丽就应该和当年对辽东一样,厚积薄发,一战功成。
马强点了点头,从战略上,郭嘉说的很对。
“也罢……先看高句丽那边如何答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