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大汉还有未来吗?
到那时,大汉上下将只知言利,不知言义,将全无道德忠义,将沦为夷狄之国!
到那时,大汉还是大汉吗?”
司马徽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并没有对马强欺君罔上的事情表达任何不满,在他看来,天子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国家的象征,最好的天下就应该是垂拱而治,众正盈朝。
在司马徽看来,马强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相信出身低贱的人一定会有更多的公心。
相反,在司马徽的眼中,黔首、寒门子弟的心中更多考量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会去考虑道德和公理,如果没有士人,那么天下必然会道德沦丧,成为蛮夷之地。
大汉没了不可怕,如果道统没了,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为了维护心中的道统,别说瘟疫,就是放大水将荆州冲个干干净净,也不是不能接受。
马强一时无语,因为他知道,司马徽说的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在后世有一个59岁现象,很多官吏兢兢业业了一辈子,当快退休时抬头四望,发现自己虽然退休后可以不愁吃穿,但根本没法给子女较好的经济条件,尤其是对比那些昔日对自己点头哈腰的商贾,那叫一个心中不满,怨气横生!
随之而产生的,自然是各种贪腐行为。
这些59岁现象的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家境大都一般甚至偏差,他们心中深处恐惧的是自己一旦真的离开位置,家里就会变回到他记忆深处的那种苦日子中去。
相反的是,在后世也有越来越多的富二代们选择走上政途,他们家财万贯,从小受到精英教育,不怕任何诱惑,因为那些财色他们家中都有,他们可以两袖清风甚至承担着每天车子损耗的钱比工资还多几倍的代价从事公共服务,敢于和领导说不,和那些对领导唯唯诺诺的穷小子们截然不同,他们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建设国家吧。
马强明白了司马徽为何对自己有那么深的成见。
道不同,不相为谋。
“先生的想法我明白了,我会在日后注意这一点的,但我依旧认为,天下不该是士人的天下,而应该是天下人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