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白管队!我们将大车连成一片,据车而战,也算有个照应!”

他向白旺建议,用运粮的大车做掩护和遮挡,将这些运粮车连成一排,形成一道“车墙”。李来亨和白旺则带着几十名士卒,用长矛、刀棍等长兵武器,居高临下、据车而战。

这种战术,相当于用运粮大车构成了一种临时的野战工事。他们居高临下,刺杀左军,给官兵造成了很大伤亡。

而且横在面前的大车,犹如在心理上为李来亨构筑了一道防波堤一样。让他不用在极近的距离上,直视自己和官兵的生死搏杀。

这道防波提在帮助李来亨适应战场的气味。

他将腰刀背在身后,手中使用一杆长矛,毫不停顿地刺击着左镇士兵,那种刺破人体和血肉的感觉,甚至没来得及在李来亨心中留下一丝波澜,便被强烈的紧张感和斗志所取代了。

很久以后,当李来亨在训练一些新兵时,也会回忆起此刻的厮杀。在真正的战场里,没有时间给你矫情、给你呕吐,一支真正合格的军队会自动把你吸纳到其中,成为它的一份子,令你无暇他顾,唯有战斗!

第十一章 竹溪突围(下)

李来亨面前的一排大车,此时起到了城墙一般的作用,将白旺等一堆闯军保护在后方,他们居高临下,用长矛、刀棍和长杖刺击官兵,收得非凡的效果。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排未及胸的“车墙”,在心理上给予了李来亨十足的安全感,更让试图聚歼闯军的左镇官兵,感到分外的棘手。

长矛刺击间,李来亨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扎破一个个气球。那些人体和内脏,被刺破后的触感,并没有让李来亨觉得恶心,反而使他内心中的一股斗志,燃烧得更加激烈了起来。

在最前方的李双喜则没有车墙庇护,他骑着那匹瘦马,与崎岖的山道间横冲直撞。用一种不可抗拒的攻势,将官兵的阵线冲得七零八落,李双喜麾下精悍的夜不收们,也纷纷跟进,杀入被撕开的战线缝隙之中,使得左军官兵不得不纷纷后退。

闯营之中,刘宗敏最为犷悍善战,而李双喜的作战风格则略有不同。刘宗敏冲阵仿佛亡命徒,李双喜则重在表现他非凡的武艺,此时的他和平常的模样一点不像,既骁勇又沉稳,再无半分平常那种毛躁而不可靠的气质了。

冷峻的李过则如山峦屹立不动,他正忙于指挥步卒们填补战线,将左军官兵抵挡在外围。而后便仔细观察着战场局势的变化,时不时将十几名闯军集中在某个点上,实行集中的冲杀,将官兵迫退。

李过的从容指挥和部署,是闯营能够抵抗官军攻势的核心所在。自从崇祯二年,他跟随叔父李自成起兵以来,戎马倥惚,凭借过人的勇猛赢得了一只虎的绰号。但李过真正厉害的地方,还是在于他冷静的性格,任局势如何惊变,他都能抓住乱涛之中的希望和战机。

这种从容的作风和冷静的性格,使得李过成为天生的将才。在李来亨后世的历史中,李来亨的这位义父,会在闯军于山海关之战惨败的大溃退中,力挽狂澜,冲破清军的围追堵截,转战千里、全身而退,留下一颗忠贞营和夔东十三家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