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亨掰着手指,一一说道:“第一,粮食、药材、金银细软,保存这些东西的环境不同,难道能用米仓放肉吗?第二,我们将这些物资混在一起保存,将来再取用的时候,混成一团,也很不方便。”
“第三,粮肉会腐烂,我们现在不分门别类,做好存储、放置,将来就很难管理,像易于腐烂的食物应该先吃掉,这样的管理方法,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分类才行啊。”
李来亨说的话,内容有些复杂。但白旺头脑比较灵活,他渐渐听明白了,而且越听,越感到李来亨的话特别有道理。
白旺看着滔滔不绝、大谈仓储和物流管理经的李来亨,眼中放射出了十分敬仰的光芒。他本来就因为李来亨设计统计表格一事,心里觉得李来亨的本领十分高明,不下于大商号的账房了,现在更感到,便是闯营的大管家,此时正在外搜集流亡将士的田见秀,也比不上李来亨了。
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
闯营物资管理的粗陋和草率,令李来亨大为震惊。他本来听白旺所说,闯营的缴获一切归公,财务集中管理,统支统取,还感到这种做法又先进、又简练。
此时才发现,这所谓的集中管理,其实还充斥着山大王秤砣分金的原始风貌。像刘宗敏、刘芳亮、李双喜,他们都经常任意支取老营的物资——他们都不是拿去个人享乐,也是看将士们训练辛苦,拿去给将士们享用的。
但这种做法,实际上严重破坏了一切缴获归公、一切财务集中管理的统支统取政策,令老营的管理,事实上变成一团乌烟瘴气的乱麻。
后勤实在是一个大学问,而闯营在这方面上,又实在是严重缺乏经验。
李来亨想到,在后世的一些史料记载中,认为闯军在进军北京的过程中,先后拷掠到了三千万到七千万两左右的白银。但闯军似乎并没有真正利用好这笔庞大的财富,这问题很大可能,就出在闯军后勤管理的原始、落后和混乱上了。
实际上以闯营现在的人员结构,在缺乏大量识字者和管理者的情况下,也根本不可能推行像后世八路军一样彻底的财务集中政策。
在李来亨看来,考虑到闯营本身的具体情况,对物资和后勤,实行分级管理的结构,还比较靠谱一些——不过这些事情他就做不了主了。
但无论如何,李来亨心中想到,之后见到李自成本人的时候,他一定要设法将这些建议提出来才行。对闯营来说,后勤真是一个最重要,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了。
后勤是一门大学问,物资支取如何管理,物资管理的权责怎么界定和分配,物资下放时各级头目支用的权限是多少……这些问题要一一整理起来,就实在太过复杂了,也超过了现在闯营的能力范畴。
但正是要趁着现在闯营人数还比较小、整体规模盘子都比较简单的时候,制订好规则,将一个基本的体系搭建起来。
否则等到将来冲入河南大地的时候,加入了大量其他山头的农民军武装后,再想建立起一个适当平衡的高效体系,就非常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