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本来长枪纯队的战法,就必须搭配有力的火器部队一起使用,才比较有战斗力。而且这种火器部队,还需要是本身携带短兵器,兼具刀牌手功能位置的火器部队。

艾国彬枉为明军都司,他出身将门,居然不懂得这些兵法。显然便是连戚继光《纪效新书》那样的兵书,也没有好好读过。否则也不会把当年李来亨在米脂训练出来的这队长枪兵,当成什么宝了。

李来亨当时训练长枪纯队,不过是以米脂乡勇的条件来说,长枪兵在装备上更加便宜,训练也比较简单,而且可以较快成型。小老虎自己也知道,简单的长枪纯队并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复杂战场。哪怕长枪阵再搭配上有力的火器部队,像西班牙人那样摆出空心方阵,同样需要搭配一定数量剑戟手和骑兵,才具有实战意义。

单纯的长枪阵,或者什么空心大方阵,它的战场适应性都是非常低的。

就像此时官军的长枪纯队,受到闯营的侧翼突袭一样。立刻便陷入了混乱之中,阵列大乱,其溃乱的速度,甚至比起训练更加糟糕的土寇之流还要快。

艾国彬真是愚钝无能至极了,世代将门的都司,对兵略都无知到这种程度。李来亨也就对后世历史中,明朝迅速的崩溃和瓦解,不再感到疑惑了。

当然,明朝并不是没有真正了解兵事的人,这些人也并不是没有机会占据要职。但此时明朝的体制,即便让那些有才干的人物,占据要津高位。也不过是让更多的腐肉和淤泥,将他们拖下水去,要么一起沉沦,要么就只能被淤泥拖累着,走向毁灭了。

“顶住!顶住!援兵来了!”

官军倒也不是完全呆板挨打,毫不还手。艾国彬的那名亲兵李思全,此时就在官军大阵里面大呼小叫着。他和另外几名千总,正在竭力调动后方的部队,顶上前来,试图挡下闯营的侧翼突袭。

这些援兵中一些是艾国彬的家丁,一些是此前郑国栋所部溃败下来的部队。此时他们被临时抱佛脚的艾国彬和李思全,又顶上了前线——这些部队不是长枪纯队,装备、编制和阵列都十分混乱,也只能先硬着头皮顶上去了。艾国彬考虑的,可能还是这些人能顶多久是多久,如果能顶到他逃回龙驹寨,那就再好不过了。

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

刘汝魁和郝摇旗这两个猛将打开官军的战线后,刘芳亮便也跟着杀了进去。这个白净俊朗的闯营大将,平常用惯了长矛,此时只拿一只单刀,却还是有着可怕的破坏力。

刘芳亮在战场上的模样,同他私底下完全不同。如果说郝摇旗是将战场上的敌军当做小鸡一样、将杀戮当做游戏,那么刘芳亮则是可以清醒认识到这是赌上性命的生死搏杀,但又同时沉醉乃至于沉迷其中。

他平常总是一脸冷酷的模样,此时杀入官军长枪阵中,却满脸快意。同时手中的动作,还是既有力,又十分节制。刘芳亮不像郝摇旗那般大开大合,他绝不浪费任何体力在多余的动作里,每一刀都在狠辣的同时,兼具了极高的杀戮效率。

刘芳亮专门冲向那些佩戴有短兵武器的官兵,或者在他们拔出腰刀一类短兵前将他们杀死,或者在他们集结成阵前,带着部众将其围杀。他在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同时,还有余力指挥身边的一批士卒,在混乱的战场厮杀中,巧妙进行指挥,调动部众,在局部上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局面。

这种在冲锋陷阵的同时,从容指挥部众结阵的能力,真让李来亨为之瞠目结舌了。小老虎心中,除了记住今后有空闲时,应当多向刘芳亮请教请教临阵决机的本领外。又想到,这个白面的年轻将领,自己起初觉得他是个有类赵云一般的战将,现在看来,刘芳亮的战场风格,可比赵云残忍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