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亨摇摇头,闯营几经惨败,最窘困的时候只剩下不满千人。身处上万官军的重围之下,蜗居穷乡僻壤,在这种情况下还不愿接受朝廷招抚、不愿逃亡也不愿投降的将士,一定都和这个烂透了的世道,有着无法释怀的怨怼。
不过李来亨又想到,历史的最后,就是这些身怀不解之仇的人,为三百年的大明朝站了最后一段时光。当天下在满洲人的铁蹄下沉沦时,当衣冠士族以遗民自居,干着所谓“非暴力不合作”,实际上小骂大帮忙的勾当时。还是这些与大明朝廷怀有不解之仇的人站了出来,是他们将大明的旗帜,在这块神州大地上,打到被茅麓山的烈火所吞噬殆尽为止。
满洲人的暴行到底达到了何种地步,可以让这些耿直的汉子们,放下如此深刻的仇恨与冤望,用性命去维护那杆明字大旗呢?
在一片叫骂的声音里,突然传来一阵歌声——那是闯营将士们都很熟悉的陕北秦腔,歌声虽然并不动听,但熟悉的乡音还是令人动容。唱歌的将士,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却分外有一种苍莽的意境感。
“家家哭皇天,
人人哭皇天,
父母妻子相抛闪!
你也反,
我也反,
人马滚滚数不尽,
投晋入蜀闹中原。
仇报仇,
冤报冤。
在劫之人难逃命,
血债还用血来还。
到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