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可是谢徵并不熟悉那里,而且他还有心于功名,想要取得一官半职,好有机会对东虏复仇。

难道随着伯父谢升的垮台,自己将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吗?

“千人诺诺。数夫谔谔。敕曰杀之,可。

千人诺诺。数夫默默。敕曰杀之,可。

千人跃跃。数夫谔谔。众曰杀之,可。

千人跃跃。数夫默默。众曰杀之,可。”

皇上的身边,似乎容不得一个谔谔之士。而京城的言官清流们,又好像比皇上还要容不得一个意见不同的谔谔之士。

谢徵心中莫名感到可笑,古时设言官,就是为了使得谔谔之士能够不畏权威,提出切中时局的正确建议呢。

可如今的言官反而形成一种舆论的霸权,反过来压迫别人,使得无人能说真话,所有人都只能讲同一套符合清流口味的话语体系。

“河南纷扰,听说中原各督抚和各镇总兵,都在重金招收幕僚谋士。或许可往豫中一观?”

一阵凉风吹过,雾又消散了,稀薄了,露出运河中向南流动的河水。

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过回来啦

崇祯十四年六月底,不仅李自成带领闯营的老本兵马,由豫北的灵宝一带返回南阳。就连本来活动在湖广北部的张献忠和罗汝才,也由于左良玉的压力,向北转移到南阳盆地附近。

只是张献忠和罗汝才意见不一,罗汝才曾经和闯军合营过,双方虽然有过夷陵的分手。可是夷陵分手后,李自成将大炮全数留给罗汝才,使得曹营和闯营间的关系不仅没有破裂,反而增添了另一种意味的友谊来。

所以罗汝才坚持联军北上,到南阳府和闯军重新联营,一起作战。可张献忠是天王老子都不放在眼里的脾性,八大王知道此一时彼一时,闯将现在是旭日东升,走了好运,听说精锐的可战之兵已有一万多人到两万之多了。

西营虽然也曾攻破襄阳,缴获极多。但最近又接连败在左良玉的手上好几次,兵马损失很多——曹营跟着西营作战,自然也在左良玉的面前一同碰壁,大家都是损兵折将,满打满算,不过各自拥众近万战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