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陈荩帮忙在润色完这八百字的日记后,又在高谦的一再要求下帮忙写了一段“读史者曰”:夫闯贼为中原剧盗。使其弄兵潢池,随即受创,则或剿或抚,势所不难。惟抚臣有掣肘,而不知方略;镇将知有张皇,而不知有歼击,遂致震动关河、毒流畿辅。使人尽高将军,何伏莽不静也?阅此可谓三叹。

可谓三叹,可谓三叹,陈荩倒真的是一叹二叹再三叹了,高将军有这功夫写日记,不如赶紧随军出征,进剿南阳。

高谦看完陈荩润色好的这一篇好文字,喜上眉头,拍拍手道:“王臣着实好文字,将来刻印以后,必使天下人知我之忠勇。”

陈荩暗自自嘲,回答道:“高将军……现在制台亲到洛阳督军,咱们是再不能像从前那样打仗了。抚台的意思就是,南阳这场仗,咱们必须真正出全力打。否则傅大人和杨大人两位总督一起盯着,恐怕从抚台到高将军这里,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高谦明白陈荩的意思,傅宗龙亲自来督军,这下可不好磨洋工了。他心中肉痛,但也只能咬牙道:“我明白!如今保、秦、豫三军会剿,说不定左良玉也会带一部楚军到南阳来,这一战我一定不顾艰难,着力表现,抚台与我同心一体,抚标上下绝不会使得抚台大人为之难堪的。”

陈荩拍手道:“高将军有此意愿就好,高按院那边盯得很紧。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皇上将河南剿寇的事情看得比东虏还重,绝不可再像洛阳时那样做,否则要被杀头的人就太多了!”

高谦起身拍着胸口,保证道:“王臣,你就告诉抚台吧。我已经抱定杀身成仁之心,不成功就成仁,流寇虽劲,亦难逃余之一握。”

“好好,如此便好。制台正连番催促出兵,我看也不要再等了,即刻将兵队带出,随同傅制台一同南下,摧灭贼寇。”

第一百九十一章 宋和记

艾卓是在李来亨攻破屏风寨以后,投靠闯军的河南寨兵。他在做土寇以前,本是官军中的夜不收,因为崇祯十二年时河南官军连续欠饷十一个月之久,艾卓苦于生计,才被迫落草为寇。

他是夜不收出身,自然不光是身手了得,而且警惕性极强,处事十分小心谨慎。

李来亨撤离洛阳以后,并不是做撒手掌柜,就此不管洛阳,而是将一批精悍过人的将士潜伏在洛阳城中。

李来亨从小虎队和流民、寨兵中,精挑细选了一批会讲河南话或者口音类似洛阳音的人,进行了五六天的紧急训练,教会了他们一些比较基础的情报工作技能。又给每人一枚特制的红绸香袋为标记,这支潜伏洛阳的队伍,也因此自称为“红队”。

艾卓就是“红队”的管队。

艾卓其实并不喜欢李来亨交给他的这项任务,他自认为武艺勇猛不下于闯军中任何一员战将,如今却沦落到在茶肆、客栈、商铺中蹲点,不知道错过了多少金戈铁马的大战。

近来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带着七千精骑抵达洛阳,城内形势骤然紧张了起来。据说这位傅总督为官清正、督军极严,本来散在洛阳城中悠游度日的河南官兵一下子全被拉回军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