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页

左良玉像是见到了崇祯皇帝一样,五体投地,扑在地上,他想说些求饶的话语,可是牙齿、舌头却因为恐惧搅成了一团,连半个音儿都没法正常地发出来。

站在他边上的左梦庚,这个素来纨绔的败家子,像是完全发了癫一般。左梦庚看着趴在地上露出一副可怜相,用尽全身力气想要求饶免去一死的父亲,突然止不住地大笑了起来,高声喊道:

“父帅真英雄!父帅真英雄!大官好做!大节难移!”

左良玉,斩立决。

头颅落地,左镇烟消云散。

第三百一十三章 基层政权

李来亨没有第一时间杀掉左良玉,主要是节帅府的司法机关还没有筹建起来。这之前,张皮绠把抓捕左良玉时村民族老们的做法,全部告诉给了李来亨,让李来亨感到闯军极有必要强化在地方上的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

固然,营田新法的推行,大大增强了闯军从地方获取资源的汲取效率。可这更多只是一种索取,闯军并没有在营田制的物质基础上,组建一套完善的地方行政和司法机构来。

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得不到组织,民力只能被汲取,而不能被发动——发动群众,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那可就太难了。

特别是在明末,特别是对于闯军,那就更困难了。

李来亨接触不到几十万几百万的中小学毕业生,哪怕推行了这么久的军中扫盲班,闯军里能不能找出几千个粗通文字之人,也还很难说。

哪怕是最早期的红军,在人才资源上也比自己丰沛了几十上百倍啊。

夹袋无人,夹袋无人,干部紧缺,干部紧缺。

这是李来亨从一开始就头疼到现在的问题,他要把地方上的百姓组织起来,就必须摊开架子,在营田制的基础上,不仅是在每个府、每个州和每个县,而且要在每个乡、每个村都建立起完善的政权组织来。

说到底,仅仅靠一个营田制还远远不够塑造出闯军的政权来——孙可望可以做到,那是因为孙可望供奉起了永历朝廷的神主牌位,借用了大明三百年积累下来的权威资源。

而李来亨现在的情况,自然不可能借用大明三百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政治资源,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搭建闯军的政权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