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

接着袁时中又分兵两翼,派出了近两千名骑兵在李来亨部闯军追击部队的侧翼做非常大胆的迂回动作,他试图用这支奇兵包住李来亨的后路,等追击部队攻坚不利后,小袁营就可以一转攻势,旋即将闯军追击部队歼灭掉。

可袁时中绝没想到“守险不守城”的战术本来就是由李来亨率先提出来的,他大概料定闯军的追击部队会缺乏重武器,攻坚力量较弱,所以才如此托大的布置防御反击。

实际上湖广闯军已经配备了新型的小型红夷炮,虽然其口径和斤数比较低,属于较为轻量化的红夷炮,但由于整体设计上吸收了传教士的火炮模数经验,以较小的重量,却可以发挥出让袁时中大吃一惊的威力来。

闯军的小型红夷炮比之明军的旧型号,在火炮重量与威力上更为平衡,炮身各处尺寸与火炮内口径之比,即包括各处壁厚与口径之比,也包括身管长度与口径之比的设计更为合理。

在重量减少的情况下,火炮威力没有减弱,反而还有所增加。

闯军新式随营火炮的剧烈轰击,让毫无心理准备的小袁营将士纷纷败退。而被袁时中寄予厚望的迂回部队,也在侧翼的骑兵战斗中落败——这倒不是因为闯军的三堵墙骑兵在战术和组织形式上有多么高明,而更多是因为闯军骑兵的马匹、装备以及战士们的作战热情都高于他们的对手。

最后一锤定音,在颍州之战中彻底击溃小袁营心理防线的则是“霆军”。

袁时中在防御反击的作战彻底失败以后,又孤注一掷,甚至将自己的亲兵都投入战场,试图利用优势兵力在局部战场制造一次强而有力的步卒密集冲锋。

可他不幸一头撞在了霆军的防线上,被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新型鸟铳收割了无数精悍的战士。

更不要说霆军中部分士卒,还已经换装上了可靠性更高、射速更快的自生火铳——虽然数量还很少,但这种程度的火力,已经足以给行将瓦解的小袁营以致命一击。

袁时中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他以一万多人的兵力防御反击对付李来亨五六千人的追击部队,居然会出现这样的惨败。

眼见大军本就非常低沉的士气彻底走向崩溃,袁时中也只好带着亲信们仓惶逃向亳州。被马蹄掀起的泥土尘埃遮蔽了他的视线,好像隔开一道尘雾的屏障,在袁时中还看不清楚前方道路的时候,又是好几发炮弹落在了小袁营的人群中,把一些最勇猛的战士打成了几截。

袁时中连续逃了半天加上一整个晚上,才堪堪逃出了闯军追击的范围。沿途到处是小袁营死伤的将士,他们有的早已断了气,伤口的血已经凝成紫色、褐色、黑色。有的还在喘最后的几口气,在他们的已经失去神采但还没有闭上的眼睛里流露出生存者无法理解的表情。

还有人发出嘶哑的嗬嗬声,向战友或向敌人乞求一口水,这口水对他是这样重要,这些曾经也是中原闯军一份子的勇士们,只需要一口水。

可是袁时中却满足不了他们。

几棵孤伶伶的树木和一些临时搭制起来的掩蔽体,虽然把它们的影子清楚地投在地面上,可是小袁营的士兵们很少有机会得到它们的荫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