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页

可当小袁营突然叛离闯军以后,这一切就化为了泡影。小袁营的士兵们也全都陷入到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他们曾经如此信赖的主帅、将爷,为什么突然选择背叛那个与士卒同甘共苦共粗粝的李闯王,而要去投靠一班颛顼无能的朝廷督抚呢?

这种深入骨髓的自我怀疑,才是造成小袁营如今糟糕表现的根本原因。

从颍州之战以后,小袁营大部分的将士都是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过去,他们知道只要跟着李闯王走,一切就都不会有问题;现在,他们却要去疑惑小袁营究竟将走往何方?

袁时中多年恩威的积累,最多也只是让这些人没有趁着小袁营的混乱,向闯军投降、藏匿到乡野间投降罢了。

陈德虽然带来了近两千明军接应小袁营的撤退,给了袁时中、袁时泰等一些小袁营高级将领以信心。

可是对于数量更多的一般士兵来说,他们考虑不到闯军、明军、小袁营,还有已经杀到山东境内的清军,他们是考虑不到这些复杂的博弈关系的。

他们眼中所见到的就是小袁营的仓皇败退,还有官军区区二千人不到的援兵。

而郝摇旗和张皮绠断然的泅水追击,就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可是绝大多数的雪花,甚至不知道自己处在一座雪山上、一场崩塌中,怎么能够将雪崩的责任强加到他们的身上呢?

山岳之崩,正在此时。

郝摇旗把木筏连缳起来,固定在一条由西北向东南顺着水流之势的斜线上,搭起一座浮桥来。所有这些行动都是十分紧凑的,浮桥还没有完全搭成,大队闯军已经利用它跑跑跳跳,歪歪斜斜地抢渡东岸。

他们的马蹄刚着陆地,就像出柙的猛虎般地扑入战斗。涡河西岸还聚集着成千上万的人马,形成黑压压的一片,正在想方设法地尽快抢渡过来,也给撤退中的小袁营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追上去!咬上去!”

郝摇旗不假思索就催动坐骑,他凭着长期战斗的经验,立刻判断出战场的准确形势。那一支部队的速度比较落后,那一支人马的队列比较松散,这一切都逃不出郝摇旗的眼睛。

他依旧挥舞着那支硕大的枣木棒,直接往敌丛中冲杀过去。他连对自己的部将和亲兵们也没有打个招呼,但郝摇旗的部下全都知道他的作风,全都知道主将的马首所瞻就是全军突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