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页

如此一气呵成的动作,简直让贾开宗隐约听到了膝盖滑地而过的摩擦声,真可谓是士绅中求活的豪杰了。

“李闯王起义兵,救民于水火之中。李公子仁义之名,早已轰传南北,豫人谁不知之?当日汴兵欲掘黄河,若非闯军力挽狂澜,今日之归德,恐怕数十万人早已葬身鱼鳖之腹。此所以学生言,李闯王于归德军民,实有再造之恩,李公子于我归德军民,实为早生之父母!”

侯方域飞扑至方以仁面前,抢先下跪,接着便口若悬河,一边叩头一边朗声道:

“学生早已听说过闯军在中原倡言仁义,剿兵安民、免赋均田之事。明朝昏主不仁,地方督抚大臣只知晓催科追比之事,派饷急于星火,扰民胜于盗贼,此皆明朝昏昏不晓之恶政。闯王提旅中原,一匡四海,归德但凡尚且心存良知之人,又有谁不知?且闻闯王礼贤下士,爱士人、轻财货,得一牛金星而委为太宰之用,我辈士人于明朝,日不能得三餐之饱,若闯王愿用我辈,我辈自当倾囊相助!”

侯方域说的激动,口中唾沫横飞,方以仁却只是露出一种十分玩味的笑容,盯住侯方域的脸说道:“哦?倾囊相助吗?我听说归德侯氏家财亿万,既然侯公子有意愿倾囊相助,那么闯军也就不需要太过客气嘛!”

“啊?这个、这个……”方以仁的话一下子就梗住了侯方域,让他涨红了脸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这、这……这是谣传啊!我爹素来是两袖清风,家无余财,军师……啊不、太师、宰相、大王,您是听信了谣传的流言呀!”

侯方域这种全无节操的表现,让多年来一直都把年龄自己小的侯方域当成老师看待的贾开宗,大失所望。

贾开宗实在看不下去了,指着侯方域说道:“朝宗!你既领江左文坛领袖的清名,怎么能不为天下士林做一份表率呢?如此屈膝之语,一旦传扬出去,若谷先生又将如何自处?”

若谷是侯恂的字号,贾开宗提到侯恂,总算是让侯方域脸上微微露出羞耻的神情来。

“今天贼不过欲杀我辈,与其为贼羞辱后再被若辈所杀,还不如我们以身殉国,为朝廷、为天下士林文人留得一分清名在啊!朝宗,此间得失与否,你岂会不知?”

可贾开宗开口就是要侯方域自杀,这种话反刺激的侯方域更无下限。

他看着贾开宗那一派慷慨激昂的样子,心中愤恨的是你贾静子又没有家世,又没有才华,死了也就死了,可是我侯朝宗出身名门贵胄,身负江左文名,平日里饮的是桃花醉、着的是绫罗绸、把玩的是秦淮绝艳,往来无白丁、谈笑皆鸿儒。

我的死,岂能同你贾开宗的死相等?

像你贾静子这样的人,在大明朝何其多,何止于百人、千人、万人?

可是像我侯方域这样的人,整个天下,恐怕都超不过两手的数字。

若说你贾开宗的死轻于鸿毛,那么我侯方域的死又何止于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