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君恩苦笑一下,他知道李来亨对东虏一直怀有十分莫名的谨慎戒备,之所以这么急着要赶去保定,甚至先行放下了攻取河间府的任务,大概也是因为清兵还在京畿附近的缘故。
不过顾君恩当然不会直接这样告诉刘汝魁,他只是说:“孙传庭手上是明军最后一副家当,谁也不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情来。使君就是太担心刘帅的安危,才这样急呼呼的。不过嘛,等到大军到保定汇合以后,再分兵拿下河间府,也花费不了什么功夫的。”
刘汝魁皱着眉头,显然对顾君恩的解释并不满意。但他在顾君恩这里碰了乱钉子以后,于德州城里又没有找到李来亨的人,没有办法,才只好返回军营调动兵马,准备跟着湖广闯军一起赶赴保定。
除了刘汝魁以外,宋献策同样对李来亨的仓促出兵赶到十分吃惊。不过和刘汝魁不一样,他先一步在德州的北城门堵到了李来亨,找他问清了缘由。
李来亨神色沉重,他其实对宋献策找不出什么特别好的理由来做解释,只是心中一股强烈的不安感促使他想要尽快北上。
宋献策对此着实感到奇怪,问道:“少虎帅,孙传庭丧败之军,固守京畿都很困难,岂有余力南下威胁到刘帅?何况东虏还有两支大军在北京附近,孙传庭怎么敢轻易离开京城南下呢?”
宋献策的话,突然解开了李来亨的疑惑,帮他找到了心中不安感的来源。
李来亨咬住嘴唇,指着北方说:“是我疏忽了。明军除了孙传庭的三万秦兵以外,在畿辅一带还有刘泽清、唐通、高第、吴三桂等许多部队。我们之前考虑的是明军要戒备东虏,又要留兵防守北京,所以抽不出力量南下威胁到我们。可是……”
宋献策满脸奇怪,对李来亨的紧张大感不解,说:
“难道少虎帅是认为崇祯将弃北京于不顾,带着畿辅所有大军南下?这对崇祯来说确实一条出路,如果他有破釜沉舟的胆量,抛弃京师,卷军南下,一直冲到南京去,未尝没有半分的希望。只是我料崇祯计不出此,一旦他真做出这种荒唐至极的打法,那些官军将领肯定会先把崇祯抓起来投献闯营来。”
“不……如果崇祯与东虏议和呢?”
宋献策“啊”了一声,脸色也慎重了起来。他想了想后一拍手道:“若崇祯与东虏议和,省却留兵戒备清军和守关垒的需要,或许真可以短时间内拼凑一支六七万人,甚至再多一些的军队南下!”
“对!我之前想的是崇祯做事拖沓,即便有议和的想法,短时间内肯定也谈不妥。而且畿辅瘟疫横行,即便谈妥了,官兵也不敢顶着瘟疫出兵作战。可之前郭升的一席话让我感到形势已经变化了。”
骑马走在李来亨旁边的方以仁,接着给宋献策解释说:
“府主的想法是这样的,第一,闯军占领山东以后,漕运断绝,过了这么长时间,估计京师和边军的存粮已经很危险了。崇祯过去做事确实很拖沓,可现在没有漕粮,用不了多长时间京师朝野军民岂非都要饿死?这一点就会逼得崇祯不能不雷厉风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