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页

清军主动表达出来的高度善意,令崇祯和陈新甲这对君臣大喜过望。

陈新甲也总算放下心来,对接替周延儒担任首辅的陈演坦然道:“戎狄皆是无他肠之人,只要我辈供好军需,清兵自当为我剿除闯逆。”

陈演知道自己虽然是首辅,但朝廷实权现在已经完全落在了主持联军和议的陈新甲手上,所以马上恭维道:

“借师助剿之策,古来有之。然郭汾阳借回鹘兵,尚不免长安、洛阳遭涂炭之苦。大司马借师助剿,供其兵饷,约其部伍,恢剿闯贼,如臂使指,此又非郭汾阳所能及也。”

光时亨也拍马道:

“唐人与回鹘约,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而我大司马驾驭清兵,能使其改换大明旗号,约束军纪,只费以兵饷。其实只有借师助剿之名,并无借师之实,究其内里,无异于太祖、成祖朵颜三卫旧制。清兵既食我饷,既用我旗号,既听任我指挥调度,则与朝廷经制兵马何异也?”

陈新甲抚须笑道:“虏性惇固,少它肠,唐人以诈计驱使回鹘,终究无有天朝威仪。若乾符年间唐人以忠义结交李克用,以诚示之,而克用竟为唐人复兴。彼清兵非肃代之回鹘,只需我辈以恩义结之,若洪太汗自然当为今世之李克用。”

陈演和光时亨都对陈新甲以恩义结交清兵的方略,口上大感钦佩。但光时亨自己心里却冒了嘀咕,那沙陀李氏一族最后可是做了皇帝啊。

何况唐末时,朱温灭李唐,而后梁朱氏又被后唐李存勖所灭……这朱李之谶,会不会再一次应于今日?

光时亨摇摇头,再不敢深想下去。

陈新甲则将前线送来的战情文书交给光时亨,叫他拿去兵部讨论,准备再筹措一批饷粮送到前方去。

光时亨一看索饷文书的内容,心里暗自叫苦连天,之前第一批交付给阿巴泰的东师饷就已经高达十万两了。

清人明明说好,此后按月给饷即可。现在一仗还未打,也未满一月时间,怎么就又要索饷了?

不过光时亨倒是错怪了清军,其实阿巴泰虽然被范文程和洪承畴建议,要向明朝多多索饷。可是他自己觉得现在一仗未打,就和明人索饷,说不定会破坏双方的关系,影响到皇太极的大局。

真正打着东师名义索饷的,其实并非阿巴泰,而是吴三桂和高第、李辅明几人。

由于漕运断绝,关宁兵的饷粮比起之前也锐减了大半。而且自从孙传庭带着秦兵撤到京师附近以后,朝廷饷粮皆优先供给秦兵,辽兵之饷就更少了。后来山东总兵刘泽清,又从山东东昌府逃到畿辅,也分走了部分饷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