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页

我去过襄阳,也去过荆州,我是见过你在湖广的种种布置和制度。将来一旦有事,或许闯军的未来就要依托在你的那些布置上面……所以我更要让你明白这一点,必须维护闯军的团结,否则争夺天下一定是无从谈起。”

李来亨苦笑道:“义父,我们又何尝挑起过什么横生枝节呢?从头到尾,还不是启翁一个人剃头担子一头热,编排什么牛党、李党之说,没有党争,也要制造党争吗?我近来听乐山说,现在启翁又和宋企郊、巩焴这些人闹得很僵,弄成了什么秦党、豫党,还有进士党和举人党的分别。

咱们闯军还没有正式开国,启翁就搞出这样的幺蛾子来。我看将来就算横生枝节,十有八九也是出在他们那一边的。”

“什么他们那一边,我们这一边的。闯军上下一体,分什么哪一边?来亨,你不要太担心启翁。启翁是文人,手中无兵,影响不到战局的。而且他儿子牛铨不是现在在湖广做襄阳府府尹吗?你透过这层关系,也设法劝劝启翁。”

“启翁无兵,玉峰叔、双喜哥,他们手上的兵力可不少呀……”

李来亨还想再说些什么,他们两人便远远看到大街的远处,李自成的黄龙纛正在慢慢靠近过来。随即一群排列整齐的骑兵护卫着身穿天蓝箭衣、张着小黄盖的李自成缓步走来。

第四百九十三章 宗藩制度

人群中发出了一片“万岁”的欢呼声,自从李自成定西安、取太原以后,文臣们都认为已经“新基肇奠”,便都改口称李自成为“陛下”,百姓们也跟着尊称“万岁”。

已经被任为天佑殿大学士和平章政事的牛金星,还有礼政府尚书巩焴,都曾经敦请李自成自称为“朕”。

但是李自成坚持要等到登极大典结束以后,名正言顺了再改口。于是在太原就出现了一个这样的情况:

文官们都已经称呼李自成为皇上和陛下,元从的武将则大多还在叫大元帅和殿下,李自成则自称为“孤”。

李来亨惊讶道:“殿下出宫?这是要去哪里?”

李过回答说:“这个方向,应当是去看晋王和秦王。”

“晋王和秦王?义父,您才封了一个荆侯的侯爵,闯军里谁能封得上晋王、秦王这样的王爵啊!”

“哈哈哈,不是。”一向肃穆的李过难得开口笑道,“不是闯军的晋王和秦王,而是明朝的晋王和秦王。就是我们在西安和太原俘虏到的明廷两名藩王。”

李来亨未曾想到在大战来临之前的紧要时刻,在李自成即将开国称帝的前夕,闯王怎么会这样突然大张旗鼓,专程来看望秦藩、晋藩两位已经被闯军俘虏的明朝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