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页

袁宗第略略吃惊,董学礼原是明朝宁夏花马池副将,归诚大顺以后先任威武将军,后来因为招降部将有功,李自成已有打算提拔董学礼为宁夏果毅将军,只是因为大军出关,这件事情就先搁置了下来。

但是就袁宗第所知,之前宁夏节度使陈之龙叛变,就是得到了董学礼的鼎力支持。董学礼以兵力胁迫宁夏文武官吏,全部跟随陈之龙叛离大顺,才使得宁夏一镇之地,处处烽火,彻底糜烂,不可补救。

袁宗第沉住气,决定先不去质问王永强弟弟跟随董学礼一起叛变的事情,而是问道:“董学礼已经叛变,你弟弟在他军中传来军情,是否是关系董学礼所部的内情秘闻?”

王永强却压低了声音,说:

“陈逆叛变以后,派董学礼带兵袭击缘边各堡。董贼现在屯兵在宁夏和榆林之间的龙州城,派人至边墙外勾结套虏,想引蒙古鞑子入关,秦兵闻之全都不胜愤慨。秦兵都是祖祖辈辈和套虏打仗,谁家没有一个叔伯、一个父祖亲戚死在套虏的手上?

本来董贼背叛大顺,妄图迎鞑子入陕,已经是不得人心,现在更勾连套虏,凡有心肠者,谁能忍得了?”

“然后呢?”

“然后……我弟弟王永镇就联合另外几个军官,趁军议时突然发难,已将董学礼乱刀砍死!”

第六百零四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

当事情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时候,或许就是峰回路转的机遇——王永镇本来是这样想的。

王永镇和哥哥王永强一样,都是延绥边军将门世家出身。他们的家族世世代代以来都在和关外的鞑子打仗,过去和盘踞河套的土默特蒙古人打仗,后来也曾与鄂尔多斯部、八旗兵交过手,这些边墙之外、河套之上的敌人,王永镇一概蔑视其为套虏。

不仅他一个人这样想,在董学礼的部下,还有其他许多秦军的老兵老将。他们之中的多数人对于顺军仇恨并不深,因为大顺军里的陕北元从多出身边兵、边民,其实许多人都和秦军将士有亲缘关系,相反他们对于在怀来宴会上杀尽秦军精华的满洲人与吴三桂,则是恨之入骨。

虽然说,和满洲人同样存在数十年血海深仇的关宁军,最后还是全体倒向了清军一方。但现在陕西的局势,亦未复发展到关宁军所面临的那种紧迫境地。

大顺依旧能为秦军的后盾,从监国李过到经略关中的南阳公罗汝才,甚至是现在镇守延绥的袁宗第,他们都正在迅速改变着大顺过去的政策,对于这些秦军旧部,给予了更有力的怀柔手腕,并根据时局的发展,授予秦军旧将门以更为合适的地位。

这样一番做法,虽然还未能从根本上与清军利用高官显爵进行拉拢的手法,出现根本差别,但也的确为大顺军稳固西北基本盘起到了一定作用。

王永镇的哥哥王永强既然在大顺军中享有稳固的地位,又和吴三桂所部有怀来之仇,那么王永镇骤然发难,联合同袍击毙汉奸董学礼,也就是一桩情理之中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