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页

高汝利听完这话,才抹了一把冷汗,小心翼翼答应下来:“但凭殿下的吩咐。”

李来亨又命张皮绠将罗汝才的尸体收敛起来,说:

“虽然南阳王是秦人,但如今陕西已经成为前线,延绥随时可能沦陷鞑子之手,兵祸联结,什么时候八旗兵就打到了陕南来,也是毫不奇怪的事情。

皮绠,将南阳王的遗体送去河南吧……唉,已经烧成了这样,之后还是由我自己和颜清说这件事情。你们将南阳王的遗体妥善保存好,先送回洛阳……等到将来,等到将来我们打回陕西的时候,一定要将南阳王迁回延安埋骨桑梓。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国衣冠曾经一同朝拜的古长安,或许它的命运就是如此多舛。在走向唐时的全盛以后,便连遭厄运,受尽了战火的焚烧、灾难的打击、异族的掠夺,一座世界上曾经最为伟大的都市,就此蒙尘,染上了不可名状的诅咒。

大顺元从皆为秦人,似乎意味着自隋唐以来渐渐衰落的关西龙脉,重新复兴起足可以把握天下的气运。

谁能料到,大顺开国元勋梦的桑梓故乡,竟然会遭到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灭顶浩劫。

今年的冬天,关中的百姓,到底要怎么样熬过去?

第六百一十七章 人生无处不青山

“我们要设法救济百姓,长安被烧毁以后,关中也没有久留的必要。能迁走多少百姓就迁走多少……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官绅还是一般的平头百姓,只要他们愿意跟我们走,就要把所有人都带上。”

张皮绠知道这件事情真要做起来,一定是极端困难,当年刘备带着十万百姓南下的时候,都已经是千难万难,何况现在仅仅在长安附近就有几十万难民。按照李来亨的意思,不仅仅是长安附近,还要包括凤翔、平凉、庆阳、延安甚至远及甘肃西宁等等许多地方州府,要将这些地方的百姓全都迁走。

历史上曹操在定军山被蜀军打败以后,妄图将汉中一地百姓全部迁走,就已经造成了国家动荡的情况,今天大顺军面临的困难还要把历史上的刘备和曹操更加艰苦卓绝不知道多少倍。

李来亨也知道迁民东走,说起来简单,真的要实施,既需要大量人力来保护和管理难民,也需要海量的粮食和房屋来安置百姓。

想要将秦人从陕西今年地狱般的冬天里救出来,又势必会给河南、湖广这两个尚算安定的根据地造成更大的负担。

但李来亨相信,从秦中流民里兴起、因河南饥民而兴、借湖广难民而巩固的大顺,绝不能够也绝不可能就这样放弃关中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