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望向太原城的东方,目光穿梭了崇山峻岭的太行山,望向冰雪即将消融的黄河,多尔衮南渡黄河的时间窗口,估计只有不超过半个月的时间。
即便多尔衮姿啊这半个月里攻破河北四府,击败李来亨的援军,清军恐怕也没有渡河的时间了。
“多尔衮用兵迟缓,已经失去机会。”陈永福说,“清军已经别无他法,我们万万不能急躁。”
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行山下
太行山北与燕山相接,南达王屋山濒临黄河,西衔黄土土高原,东接华北大平原。这座巍峨雄壮的山脉,以它为主干从北向南绵延千里,沟壑幽深,纵横交错的就是清顺两军在黄河以北的主战场。
这里峭壁悬崖,层峦叠嶂,山峰蜿蜒起伏,像一条巨龙卧伏在华北大地上。
在太行山宽阔厚的背脊上,大顺军的将士、满洲人的游骑,四处穿梭活动,旗帜交织成海浪和洪水,无止无休,将这片土地上的所有民众都卷入战争之中。
从河南最先北渡黄河的一部分大顺地方卫军,已经陆陆续续抵达河北境内。
康大眼是李际遇的部下,他原本是辽东难民,因为东虏肆虐逃入关内以后沦为流民,流转四方以后,在河南投入了大顺军的旗下,现在又被编为了李际遇部下的卫军士兵,跟随大顺军北上抗清。
这支大顺的地方卫军从黄河南岸的孙家渡渡口附近北上以后,先是进入怀庆府境内。后来因为怀庆府地界内还没有发生什么战事,就又被殿右军的制将军李破虏调到了卫辉府协防。
目前康大眼跟着李际遇驻守在卫辉府白鹿山一带,这里地近山西,属于太行山的余脉,易守难攻,所以才交给地方卫军驻守。
原本驻守本地的大顺野战军,则被李破虏调往汲县和安阳一带增援主要战场。
康大眼逃亡到关内以前,是辽东边民,还曾经被编入过东江镇,做过一段时间边兵。所以他的武艺在大顺地方卫军中,算得上出众,跟随李际遇北上后不久,就已经被提拔成了李际遇的亲兵。
大顺的军制里没有家丁一说,亲兵的性质和个人依附关系浓厚的家丁截然不同,但在康大眼自己看来,这多少算是主将对自己的一种看重。
他对李际遇这个人看法还算比较好,这个有名的河南土寇,是出了名的骑墙派,可现在却也被紧紧捆绑在了大顺军的战车上。
这或许说明,有洞见力的人,都对大顺未来的前途,更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