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顺军就是在崇祯元年徐州城的基础上,于各城门加筑垒塞、营盘和炮台。谷可成经过留城大营的一战以后,对于棱堡、星堡式防御的设计,更有心得和经验。
他看到许都主导增筑的众多炮台及营盘,设计分布相当合理,对于徐州防御作战的前景,便更具信心了。
“老城的周围还要另外增添土垣,现在工程已经大部分竣工。”许都介绍道,“北关新筑土城一座,西关、西南和南关土城都是去年就已经开始修筑的。”
徐州外围的新筑土城都设六门,炮台十数座,形成掎角之势。徐州城内道路也已经经过了修整,城内道路整齐,府道衙门、都司、察院等宫廨林立,官署、学府、祠堂、会馆等雕梁画栋也多被改造了军事所需的垒塞。
第七百五十九章 当立盖世功名
谷可成所任命许都的徐州四面牢城使,这一官职也来自李自成、牛金星绍述先唐的复古官制。
牢城使是唐五代以及两宋时期的一个重要使职官,最早出现于唐末,五代后梁时曾避讳改为牢墙使,后唐时又复称牢城使,五代其他各朝及宋朝皆沿袭之,十国中也有出现。
关于牢城使,《宋史》明确记载说:“皆待有罪配隶之人。”宋太宗在雍熙二年也曾经下诏称:“偷盗满七贯者,决杖、刺面、隶牢城。”
可知在宋朝的时候,牢城使的概念更多是作为一个机构,起到关押罪犯并充劳役的作用。
五代时期的后晋高祖天福八年,也有相关的敕书说:如乡村妄创户及坐家破逃亡者,许人纠告,勘责不虚,其本府与乡村所由,各决脊杖八十,刺面配本处牢城执役。
说明五代的牢城至迟在后晋时期就已经具备了督管罪囚配隶的司法机构性质。
但牢城使一词,在唐代和唐以前则并不是这个意思。
李自成和牛金星这一对君臣,作为铁杆的盛唐复古主义者,当然不会取我大送时的职官寓意。
唐代的牢城使继承自北魏,是负责选拔民兵、修缮守城,特别是战时负责统管城防全局,守城防卫的官职。
唐代后期在州阵军中还曾经出现过所谓的牢城兵,这就和现在许都组织起来的那批搢绅团练、豪杰散勇和奴婢武装一样,属于具备民兵性质的城防军,与宋代牢城使的押管罪囚、督促劳役之事根本无涉。
唐末时,高骈时任淮南节度使,他在扬州被叛将毕师铎包围的危急关头任命其从子为牢城使,至少可以看出牢城使是由节帅辟任的,且是其身边极其亲近紧要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