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鸿逵对史可法的建议,只感到了一阵深深的受侮辱感。他当即就下令剩下的士兵们全部丢下武器,还命令自己心腹的两个家丁把史可法五花大绑起来,免得他自杀,接着就派人亮起明军总兵大旗,向顺军将领郝摇旗洽谈投降事宜。
留在吕梁洪的郑森则被刘泽清的山东镇裹挟,已经离开徐州一路南下逃窜。郑森心知徐州的数万南明军队南逃全军覆没的命运,他只好对叔父郑鸿逵在心中暗叹一声抱歉,便出面依靠郑家嫡长子继承人的身份,说服郑家水师战船们协助刘泽清逃亡江南。
这一场宏大的明军北伐之旅,终于在闹剧声中收得了最后的仓皇北顾。
李来亨驻足吕梁山北侧,他放眼眺望山脚下无数匍匐投降的明军将士,心中一叹:
洪武功业遗泽,至今绝矣!
李来亨收回了望向南方的目光,他的眼睛重新看向北方——
多尔衮,孤等候你多时了!
第八百一十二章 九王,降了吧
直到徐州会战最后的清扫阶段,大顺军的将帅们才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清军在此之前,数次毁边墙入寇内地,横行天下无敌手,任何明军集团都不能当其一击。
可是现在以清军最精锐的力量,在兵力上还占据数量优势,在地形和阵地上也拥有以逸待劳和居高临下的优势,多尔衮苦心孤诣并且百般布置,说是穷竭其一切智慧和力量也毫不为过。
但结果如何呢?
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女真猛士,连最后的总预备队白甲兵都已经悉数投入战场,也不能丝毫改变徐州会战的大势。
大顺军甚至还未发出它的全力,正在右翼战场纵横卑阖的宿卫骑士、羽林健儿以及徐州守军,只要在解决右翼明军以后,迅速回援中央战场,就能够将战力的对比天平,继续往大顺军的方向倾斜一大把。
战斗到了这等地步,当顺军士卒清扫善后,一点点将那些满洲宗室贵胄消灭干净的时候,刚刚目睹如此惊人画面的投降将领黄得功,不能不为之发出感慨:
“闯兵何时竟然强悍如斯?如此看来,海内一统的确是不久了……”
黄得功是和清军交过手的人物,他深知东虏的厉害,也见识过许多明军兵团在清军面前脆弱不堪的模样。所以在亲眼见证大顺军普通士兵,毫不留情地射杀、斩杀、击杀、刺杀乱尸坑里的满洲人时,更觉得倍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