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亨曾暗示方以仁几次上书,组织群臣劝说李过纳妃。但李过深知此为取乱之道,太祖只留下一个女儿,为大顺朝第三代以后的长治久安铺垫好了基础,李过是顾全大局之人,他不愿意为一己之私,为顺朝的未来留下任何隐患。
弥留之际,李过将李来亨叫到御床边上,他握住李来亨的手说:
“朕想回商洛看看……回一次商洛山。”
李来亨还没说话,侍立在下策的重臣们就都跪成一片,哭声连绵地劝谏不止。
李来亨有些为难,他知道李过的身体是不能再支撑一次远行了,但又不想拒绝父亲弥留之际的任何一个愿望。
李过看着李来亨左右为难的脸色,很是感慨,他让李来亨记住:
“玄朗是双喜留下的遗孤,你要善待他,不要让人以为我们李家不懂得宽容!”
第八百三十五章 明末顺初
李来亨不仅让张鼐的遗孤袭承了义侯的爵位,而且还给予了张玄朗以后世代,均能直接袭承侯爵,无需降等袭封的优待。
诚如李过所说,李来亨同样在乎自己的生前身后名,他和张鼐曾有过刀兵相见的生死时刻,但也有竹溪时提携自己入营的恩情。
往事既然都谈笑中,李来亨身为一国之君,身为即将登极的大顺皇帝,没有任何必要虐待玄朗。张鼐、田见秀、牛金星的家人都受到了朝廷的优待,甚至牛金星之子牛铨还担任着河南节度使的显赫职位。
李来亨还能活很久,久到那些闯营的元从嫡系们一个个老去,一个个为时间所淹没。
监国如今才二十几岁,他的年轻,在历朝历代实质上的开国君主们当中,也实在算得上年轻至过分的地步。
李过并不担心李来亨无法掌握今后的局势,他的逝去是安详、温和与从容的。
李过的身体在获鹿之战暗伤的折磨下,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他坚持着没有垮掉,完全只是为了给李来亨铺垫好这最后的一步。
此前李来亨委西北军政大权于郭君镇一人之手的时候,李过考虑过为义子拔掉康庄大道上这最后一根或隐或现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