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页

方以仁对此种说法不屑一顾,他写好了送给主持龙衣卫各镇抚司事务的飞龙使严薪的书信,拜托他小心监视赵王府方面的情况,又做好了亲自入宫面圣的准备。

“这个赵王是长久不了了。”方以仁冷冷地说,“看在太祖血脉的份上,还是可以让他们一家子到天保府守陵的。说来真正的太祖血脉,还是要看徽柔公主。”

方以仁想了想,就又写好信件,让府中家人送去太后处,请太后将李自成唯一的真正血脉长公主李徽柔,严加保护好。

不过方以仁又担心万一李来亨的身体真的有事,到时候高太后在李自敬那边犹豫了怎么办?于是还是派人去联络负责宫禁的孙守法,注意保护好李徽柔,绝不能丢掉公主的踪迹。

做完这些事后,方以仁倒松了口气,他自嘲地感叹,自己还真是为李来亨一家卖命到头了。当年在夷陵被俘的时候,何曾能料想到今日情况?

“爹怎么流了这么多汗?”

方以仁的小儿子还不到七岁,他趴在桌上直勾勾地盯着方以仁。

方太师莞尔一笑,摸了摸孩子的头,这个孩子跟着他堂叔方以智受过洗礼,是基督徒,同样好学物理,不是做官的料子,今后便好好去搞学问吧。

第八百六十二章 开国无大案

李来亨高卧宫中,静静听着李远的汇报,对宫中、京中、天下的一切要事,都了然于心,掌握于手。

李远刚刚从江南调回来不久,他也带回了不少关于江南方面的情报:

主要都是关于抗税、抗租的搢绅与庄户之间的斗争。

这些斗争自从太仓案以来,愈演愈烈,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停止的样子。只不过搢绅们再不敢像太仓案刚刚爆发时那样,直接举兵造反了,而是采取了更为怀柔和中性的手腕,抗拒大顺政策。

而大顺的地方官员,即继续秉持着拉一派斗一派的精神,对庄户、自耕农、民兵,继续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司法上的保护,支持他们在乡村一级斗垮豪强乡贤们的地方霸权。

一时间江南的乡野地带,可谓是血雨腥风。各种各样的小规模械斗,便是一天发生上几十起,也不算让人感到意外。

这样激烈的斗争环境下,嗅觉敏锐的乡贤们,早就卖掉在乡下的田产庐舍,搬到城里居住了。另外一些更聪明的人,则早早看出了大顺抑制兼并的决心,已经开始将自己的本钱都用来购买商铺和工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