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页

哈密之败,再次引爆顺朝朝堂之上的舆论争议。

许多大臣都认为西域得失,于中原无关,不应该白白耗费这样多的力量去同准噶尔部、和硕特部争夺西域,还上书称哈密之败是因为天心厌战,是上天在警示大顺不能再继续穷兵黩武下去了。

但也有不少关心陕西安危的元勋功臣,他们都认为哈密的得失关系着西北的安定,西北的安定则关系着这些元勋功臣们家乡桑梓的安全。

勋臣们的政治能量可比那些科道言官强大太懂了,李来亨得到众多陕西籍的勋臣背书支持,底气十足,立即便诏令以刘芳亮为征虏大将军,代替因为伤兵回京的郭君镇出镇甘肃,开始部署收复哈密的作战。

叶尔羌汗国此时已经陷入严重的教派斗争,早在阿布都克里木汗时期,天方回教的“和卓”一派即开始进入叶尔羌汗国。

阿布都克里木汗之子马黑麻汗继位以后,黑山派和卓受到汗王的大力支持,这一教派在叶尔羌汗国内迅速发展。稍后,白山派也进入该国,要求分享黑山派的权力。两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甚至发生血腥厮杀。

后来黑山派拥立伊思玛业勒为叶尔羌汗。伊思玛业勒汗镇压白山派,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经克什米尔逃往西藏,达赖随即将阿帕克和卓献于顺朝。

征虏大将军刘芳亮得此奇货可居以后,便命令制将军赵自牢、康大眼率军护卫阿帕克和卓进军叶尔羌汗国,而准噶尔方面,也趁着叶尔羌汗国集中兵力对抗顺军西征的机会,大举攻伐,夺取了全部的伊犁河谷一带。

由于顺军以护卫阿帕克和卓建政为口号,叶尔羌汗国内部不少信奉白山派的教徒纷纷起兵响应,汗王大军兵败如山倒,数月以后即遭到赵自牢俘虏,献俘宫阙于东京。

叶尔羌灭亡以后,西域出现了大面积的权力真空情况,准噶尔部趁机四面扩张,同暂时驻留在哈密附近的顺军接连发生冲突。

本就有意彻底击灭准噶尔部,完全收取西域的李来亨,随即便授意刘芳亮伐准全权,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新战事。

第八百八十二章 叶尔羌

和硕特汗国的覆灭和叶尔羌汗国的覆灭,虽然都是大顺军出了主要力量,但结果却是让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小小准噶尔部,收取渔翁之利,获得了大部分利益。

固始汗被击灭,盘踞西藏的和硕特汗国被顺朝远征军彻底灭国后,准噶尔部趁机击破了同样在天山一带游牧的和硕特残部,得以彻底统一卫拉特诸部。

原本准噶尔部的僧格台吉,借这次对外战争的胜利,消弭了内部矛盾。他在打败和硕特部、成为卫拉特四部盟主以后,改称浑台吉,同僧格浑台吉本来有许多矛盾的两个弟弟,则被放出各领一部,前往伊犁一带游牧。

叶尔羌汗国在哈密被顺军打败以后,原本就开始游牧至伊犁河谷流域的准噶尔部,立即召集卫拉特各部联军,大举攻伐叶尔羌汗国,给了这个在顺军攻打下已经垂死的回教政权以最后的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