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老皇帝死前不久,因为北境实在太乱,所以才给罗耿提为正三品大将军。
可是罗耿真的就满足吗?
放眼这二十年来,能和他争军功更巨者,不过一个凉州澹台器罢了。
新皇愿意封他为异姓王,这种荣耀,自大楚立国以来都不曾有过,一旦封王,罗耿将是大楚立国后的第一人。
而且皇帝陛下的态度,让罗耿如何能不动心?老皇帝看不上他却不得不用他,压了他二十年,新皇才登基不久就要给他封王……
如此对比之下,两位皇帝的态度也就再明显不过了。
所以罗耿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听从朝廷调遣,而为了稳妥,他连自己儿子都没有告诉的很明确。
他担心的是罗境年少误事,万一喝多了酒,就没准把这件事泄露出去,曾凌是个老狐狸,罗耿不得不防。
促使罗耿下决心的,不仅仅是因为皇帝陛下的态度,还因为武亲王杨迹句的接连大胜。
武亲王拿下豫州再下青州,这两地重归朝廷,也让罗耿看到了大楚中兴的希望。
在做叛贼和做幽州王之间做选择,他确实更愿意选择后者。
所以罗耿配合武亲王,开始在冀州布局。
为了不让青州崔燕来和豫州刘里怀疑,他甚至还邀请这两人来幽州议事,不只是这两人,他连燕山营虞朝宗都邀请了。
谁来谁不来,他心中也早有判断,因为谁都不会来,崔燕来和刘里,也不过是派了特使与他协商而已。
这一战,是皇帝杨竞下决心要收复北境的一战,罗耿知道武亲王必会全力以赴,他只是没有想到,连皇帝杨竞都来了。
夜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