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顺王”的出现,第一次让明朝的文武们知道,“大清”是重视他们的。
而最终消灭明朝的,不是满州的八旗勇士们,而是以“三顺王”为首的明朝降将们。
这些人,是从熊明遇手中跑掉的。
因为无能,熊明遇后来叫崇祯给解任回家,甲申国变后,这位正将大人很幸运的去世了。
……
无数事实证明,不能忽视小人物,不能只将目光盯在那些名声显赫的大人物身上,这样会容易吃亏的。
良臣就这么吃了亏,他不了解熊明遇的底细,因而被架上了火盆。
如果他知道熊明遇是东林党人,那打死他也不会跟对方去建州的。
这倒不是说东林党一无是处,没有一个能人,全党上下都是废物。而是,东林党上下连同外围组织,全是废物。
用后世的话说,都是猪队友。
良臣觉得自己已经够猪的了,所以要知道自己的队友比自己还要猪,那他还不如自己打野去呢。
熊明遇的底牌很硬,其本身官职兵科给事中就是科道清流中的显贵,位卑权大,不但可以封还内阁的公文,甚至还能直接驳还皇帝的圣旨。但这些相比他身后的兵部尚书李化龙,又不值一提了。
李化龙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从杨镐的表现就能看出。
原先,拍着胸脯力保魏良臣没事,也不可能让他去建州的杨镐,在熊明遇搬出李化龙来后,他屁都没放出一句,转头就劝良臣不妨去建州看看。
当时,魏良臣内心深深的哀嚎:做人,还是要靠自己。
杨镐屁股歪了,指望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