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页

另一个好消息是经匠户王、洪二老合力打造,成功制成了六杆燧发火铳。经检验,威力射速较先前的火绳铳提高三倍有余。

但却有个坏消息,即因为使用了颗粒火药后,随着火药威力提升,火铳的炸膛率竟然提高了。

李炎昭当着魏公公面将从南都神机营带来的十杆火铳装上了颗粒火药,结果发射后,有一杆当场炸膛,要不是事先有准备,放铳的士兵肯定会受伤。

这个问题用老匠户们的话来讲,便是铳管质量问题。

在魏公公眼里,则是密封性问题,即这些铳管生产过于粗糙,导致气密性不强。以前使用威力一般的药子尚能勉强,陡然使用了威力更大的火药之后,炸膛就难免了。

第0934章 北上

问题出现,就必须加以解决,不能视而不见,或不当一回事。

明军为何从以前的纯火器军队退化成冷热兵器夹杂的军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火铳质量的下降。

武器装备的“腐朽”必然会带来军队纪律以及战斗力的下降,两者之间既是因果,又是必然。

现在魏公公麾下儿郎所使用的火铳来源十分复杂,有从北京锦衣卫南镇得的几百杆上等铳,也有原吴淞水营使用的普通铳,近期又从南都联军那边得了一大批铳,这些铳质量参差不齐,质量的稳定性堪忧。

因此,如果不能解决这些火铳使用颗粒火药会炸膛的问题,那么,就会发生士兵不敢用铳参加战斗,甚至不敢训练。

这肯定是魏公公不能容忍的,所以要马上解决。

相较大规模生产燧发枪,改良现有火绳枪的铳管更有现实意义,也更实际。

毕竟,大明皇军几个月后就要投入实战。

时间不等人,魏公公虚心好问,将王、洪二位匠户头领请为上座,好生请教,让二老十分激动。

明军所使用的火铳,按《武备志》的标准,大抵是用四十斤毛铁炼到八斤精铁,也就是十折二——十斤毛铁炼成两斤精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