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页

原因很简单,内官监的掌印太监曹聚奎叫他魏公公弄死了,这就让内官监在一夜之间没了负责人。

但即便如此,按体制也轮不到监丞魏良臣来当这个内官老大,因为掌印下面有个少监,这个少监也是魏良臣这个监丞的顶头上司。掌印空缺,按制少监便代理掌印事,实际负责监务。

可不巧的是,这个姓周的少监两天前突然发病死了,这一下内官监可就是群阉无首了。

掌印和少监双双去职,这在宫里是个罕见情况。

内官监按规矩上报司礼监后,本应由司礼监选出新的掌印和少监人选,再报皇爷定夺。

司礼监那边倒是定下了人选,也报给了皇爷,但不知道是皇爷懒得处理这种小事,还是觉得内廷职事太监太多浪费他的内银,竟然对于此事不闻不问,把司礼监的贴子直接给归拢进存档的一堆中了。

这一下内官监上下可慌了,作为国初内廷最重要的衙门,内官监虽不能再复当年三宝太监郑和在时的威风,但也是十二监中地位很高的衙门,这突然间没了负责人,叫下面几百号人怎么办。

要知道,内官监不但是大明朝的皇朝家私,还辖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也就是说凡是皇室宫室、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暨冰窨诸事都由该监负责。

放大了说,内官监实际就是内廷的工部,只不过在具体工程这一块,内官监不是主力,只是协助外朝工部。

但就是这个协助,衍生出的机构也不少了,涉及到宫外的机构更多达十数家。这每个机构都要定期和内官监对接项目,好比内官监是甲方,一大堆乙方等着拿钱开工呢。

如此重要的一个衙门,没人负责签字拨款得了?

要是工程出了什么事,谁个管,谁个问?

而且,任何一个衙门,派系江湖都比外人认知的要多,内中的油水规则也是数不胜数,如何协调好方方面面,是一件很考验人的事。一般人没点后台,没点能耐,是做不上一监掌印的。

内官监内不是没有想借此往上爬一爬的人物,可是再想想自己的能耐和牵涉的东西,再有野心的人也只能按下蠢蠢欲动之心,要不然许就惹来一身臊了。

蛇无头不行,最后,内官监的中层人员在集体会议时,有个奉御提到了监内一直遗忘的人物——两年前有个监丞被放了外差。

紧接着有人将听到的小道消息说了,似乎本监掌印就是那个被放了外差的监丞弄死,而这个外差监丞如今已任江南镇守中官,并和东厂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