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拉库扎的攻城器械前进速度是最慢的。跑在最前面的是那些有顶棚的木轮车在车内人员的推动下,终于赶到填平的护城河上,在顶棚的保护下,车内人员拿起工具,心无旁骛的开始重新夯实地面,给缝隙填上泥土,再铺上木板,以保证沉重的攻城塔能够通过护城河。
戴奥尼亚的弩炮集中布置在西城墙后不远,间距拉得较开,并且周围都有房屋阻挡,相对较安全。但由于弩炮散布较广,就无法用袭击目标计算之后的同一个数据来调整弹道,没有那么多来自数学院的较炮员,因此库尔多罗德提出了建议:十个弩炮同时轰击一个区域或一个目标,就可以提高命中的准确率。由他亲自指挥的弩炮做首炮发射后,其他弩炮手可以根据石弹的高度和速度,自行调整发射数据。
这个建议得到了弩炮队的认同,现在他们的首要目标是正前方正在逼近的攻城塔。
库尔多罗德一直注视着城墙上高举彩旗的观察手,他所站的位置正是提示攻城塔的方位,而他用彩旗在空中比划的数字则是攻城塔与城墙的距离,接着观察手将彩旗向左一指,这个动作重复两次之后,接着比划的数字则是之前库尔多罗德发射的石弹偏离的方位和距离。
前两次的发射都没能命中,库尔多罗德感到了压力,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让自己的视线更清晰些,他知道必须得尽快命中,否则雨一直下着,弩炮的弹簧组受潮后,弹力就会发生改变,就更不容易判断准确弹道了。
第一百二十章 克罗托内攻城战(下)
想到这里,他深吸了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脑海里经过快速的运算,他沉声说道:“仰角不变,炮身向左偏转一度,射程减一格,还用原来的实弹重量。”
炮手立刻照此操作。
“发射!”
石弹呼啸而去,接着一颗又一颗石弹紧接着飞出城外……
但有更多的石弹从城外飞进来,“轰!轰!轰!……”的震响,夹杂着惊呼和惨叫。其中有一颗石弹就落在库尔多罗德所在的弩炮附近,石屑四溅、声势惊人。库尔多罗德却不为所动,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他已经不是刚出学院的学者(军团士兵对他的昵称),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了。
锡拉库扎的攻城塔远不是戴奥尼亚之前攻破克纳佩提亚时所使用的攻城塔所能比拟的,它足有20米长、十米宽、12米高,形状呈梯形,共有七层。最顶层为环状木制椎碟,里面有五名弓箭手,可居高临下向城头放箭;最底层还吊有攻城锤,可以直接轰撞击城墙;倒数第二层几乎与城墙等高,可以放下吊桥,让进入塔内的士兵冲上城头;而倒数第三层略低于城头,其中则放置着锡拉库扎人发明的另一件可怕的武器——腹弓……因此,这是一个超级攻城塔,需要上百人在塔后和两侧用力推动它。
戴奥尼亚的石弹不断的落在它的周围,溅起一朵又一朵的泥花,溅起混杂着雨水的泥土打在人身上,簌簌生痛。而被石弹击中者更是死状可怖,吓着周围的士兵纷纷躲避。在城下密布前进的攻城士兵的情况下,只有攻城塔附近空出大片的地方。
这座攻城塔的指挥队官当然也感到了几分危险,他催促塔后的劳力们推动攻城塔加快前进,只要抵达城墙,就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到攻城塔的了。
而此时攻城塔上倒数第三层的外层木板已经打开,两架腹弓露出了真身,它的构造类似弩炮,只不过用于发射的装置是一把巨大的弓被平放固定在发射架上。操作人员用力的转动滑轮,将粗壮的弓弦拉开固定后,放入一只同样巨大的铁箭。
30米的距离对腹弓来说是很好瞄准的,右侧的腹弓手甚至将铁箭对准了城头上那位头盔顶冠缀有彩缨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