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页

当然,在送别宴会上自傲的柏拉图并没有承认他在《理想国》一书中和戴奥尼亚的现状相比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以前他的目光有些狭小,只聚焦于一个城市,甚至认为城邦人口的数量以5040人为宜,而戴奥尼亚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同样可以治理的不错,这就让他心中有了很大的触动。

怀着不舍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柏拉图离开图里伊,返回雅典。在专注于教学的同时,他也将大半精力投入到对城邦政治制度更深入的思考,并在几年后写出了《戴弗斯篇》,并声称这篇文章的价值远超过他之前所写的《吕西斯篇》、《高尔吉亚篇》、《希庇阿斯篇》……等文章,而且不亚于《理想国》一书,这是后话。

注:终于写完了这一卷!之前一直不敢动笔写柏拉图、写哲学、写学术争论,因为我很不擅长这个,曾有书友劝我避开它,但我后来想既然写的是古希腊,又怎能没有古典时代文化百家争鸣的场景,所以硬着头皮写了,为此看了好几本书,虽然写的比较肤浅,好歹是战胜了自己。

接下来的一卷就更精彩了,因为有你们想看的东西:罗马、迦太基、伊特鲁里亚、埃及、凯尔特、伊比利亚……

所以下一卷的名字是《西地中海风云》!

第八卷 西地中海风云

第一章 德尔斐

阿格西劳斯的兄弟泰琉提亚斯在卡尔基狄亚半岛战死,阿格西劳斯倍受打击,再次病倒。

最终由另一位斯巴达王阿格西波里斯重新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盟邦中招集了一支大军,再次前往北希腊,进攻卡尔基狄亚同盟。

结果阿格西波里斯到达北希腊时正值盛夏,他因为酷暑而不幸染上热病,还未与敌人激战就病死了。

斯巴达长老议事会在匆匆的举行完国王的葬礼之后,再次派出远征卡尔基狄亚同盟的继任者,经过连番的苦战,在第三年春季(即戴奥尼亚十三年,公元前380年),迫使奥林图斯投降并解散了同盟,同时还让卡尔基狄亚半岛上的其他城邦被迫加入斯巴达同盟,马其顿的沿海城市也都归还了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斯巴达一举获得了在北希腊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在北希腊战事激战正酣期间,斯巴达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采取高压政策,他们逼迫半岛中部的一个城邦弗琉斯招回之前被放逐在外的贵族,结果贵族与平民爆发战争,斯巴达支持了贵族。经过半年的围困,迫使弗留斯投降,然后按照斯巴达的意愿,实行了新的政体。

而在中希腊中部,斯巴达在控制底比斯,扶持普拉蒂亚之后,又得到皮奥夏其他城邦的依附,斯巴达的势力在中希腊中部的皮奥夏地区开始向东部的阿提卡地区、西部的弗基斯地区扩张……

度过多雨的春季,就是炎热的夏季。斯巴达北征的统帅波利比阿达斯率领军队从北希腊得胜回返。在进入平坦肥沃的皮奥夏地区之前,他们首先要通过塞萨利、马利斯、多利斯、佛基斯等地区,这里有很多个地方是值得作为得胜归来的斯巴达将军去祭拜的。

首先是欧伊铁山峰(oeta),传闻中斯巴达王室的祖先赫拉克勒斯就是在这座山上将自己献祭在一座火葬堆上,并在火焰中升天加入奥林匹斯山众神大家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