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

季国风顶着热浪穿上一件厚厚的大衣,戴上厚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用夹子夹了一个小镜子,靠到炉口上,观察里面的情况。

炉内壁也是黑色的,涂了一层石墨。坩埚是敞口的,此时刚开炉,里面并没有明显变化。直到过了近半小时,各部件温度都上去了,火力更加猛烈,铁块才开始逐渐融化。这段时间里,季国风只是偶尔来查看一次,现在才密切关注起来。等到化得差不多了,他喊了一声“转!”,立刻有两人过来,一人拿起那个小风箱,慢慢向炉子里面通气,另一人转动起旁边那个舵轮来。随着舵轮转动,炉子里发出“吱吱”的声音,里面的石盘带着坩埚转动起来。

随着坩埚的旋转,里面的铁水也震荡起来。

在看得见的地方,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成氢氧化钙,然后与铁里的杂质反应,逐渐生成了一层炉渣,漂浮在铁水表面。

在看不见的地方,铁水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与木炭氧化燃烧一样,这也是个剧烈的放热反应,能进一步提高铁水的温度。这一点非常重要,能够降低冶炼的难度,要不然现在敞口散着热,光靠外部热源是很难达到所需的温度的。

这一流程,实际上是之前计划中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两步合一的结果,既完成了对生铁的净化,也脱碳成了熟铁。说起来,倒是和后世的转炉炼钢有些像。不过他们现在手段不足,没法使脱碳进程正好停留在某处,只能一炼到底变成熟铁,否则这一步就直接能出钢了。

所以他们还需要再加一步。

过了一段时间,季国风看看表,喊了一声:“准备投料!”

旁边的人停止了转动舵轮,炉子里渐渐静了下来。稍后又有两人拿着一个铁架台恰好卡在炉口处,然后用一个特制的夹子夹着一块自产生铁锭顺着铁架台缓慢而稳定地伸了下去,把铁锭投入坩埚中。

之后他们迅速撤走了铁架台,然后把炉口用厚盖子给封住了。

由于少了个散热的口子,炉温进一步升高。坩埚不再转动,也就不再搅动着铁水脱碳,而是静待里面的熟铁与新加入的生铁混合均匀,形成碳含量适中的均质钢水。

“熄火,准备出炉吧。”

又过了一段时间后,季国风让万浩然停止烧火,又指示其他人动了起来。

炉口的盖子被启开,小风箱再次开始朝里面鼓风,不过这次不是为了脱碳,而是为了排出里面的热空气,让外部有操作的可能。

旁边一人搬过几个砂箱来,上面印着各种形状,看起来是模具的样子。

季国风咬咬牙,拿起工具,从炉子里把坩埚取了出来。虽然温度已经有所降低,但里面的铁水仍处于熔融状态。他先小心地把最上层的炉渣倒在旁边的砂堆上,又移到旁边把一个封闭的小砂模倒满,然后在一个开放的钢锭模具上倒了一点,勉强填满,最后走到另一处大砂模旁边,这个砂模上面没有形状,只是中间略微凹陷成一个弧面。季国风看了看坩埚里面,确认一下钢水量,就一下子全倒了在这个弧面里,钢水快速冷却,形成一块弧形钢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