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靠岸之后不久,附近的东海人闻讯都赶过来了,热烈欢迎归来的英雄们。张正义拉着他们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李如南带人安置新来的劳工去了,海洋部的人围着新来的福船爬上爬下,讨论着应该安排谁上船,该在哪里安装炮位,甚至连叫什么名字都争论起来。

第二天,东海商社召开了临时全体大会,主要内容是为南下三人组接风,同时由他们对南方情报进行汇报。会上通过了海洋部提出的以新福船为旗舰组建“东海第一舰队”的提案,并责成商务部和海洋部研究今年冬天南下进行自主贸易的事宜。

新福船被命名为“起点号”,以纪念东海商社海军事业的起点。这艘船被海洋部定位为武装商船,排水量估计有一百五十吨左右,计划搭载六门火炮,包括两门放置在中央甲板的60火炮和四门活动的虎蹲炮,因此,即使让水手兼任炮手,此船也至少需要20人才能有作战能力。

不过现在全社上下总共就3门虎蹲炮,60火炮还没影呢,只能先拿虎蹲炮练练手。需要的人多也不怕,海军组现在正愁没地方培养水手呢,所以一股脑塞了三十人上船,轮流上岗,以熟悉实地操作。

第一舰队现在只有起点号和训一号两艘“主力舰”,其它杂七杂八的小帆船和渔船都划给了新组建的渔业组。不过明年阔马造船厂自造的两艘三百料小福船就能下水了,它们虽不如新到的起点号,但比老破小的训一号还是强多了。届时舰队的总体实力将大大加强,所以现在更要抓紧培养水手了,哦,还有火炮和炮手。

第32章 战后发展

1256年,七月十九,平原新村。

东海商社把半岛区和阔马区之间的广阔平原地带称为平原区,在这里的中央建设了平原新村,作为劳工的居住区。

平原新村南边有一条不算小的河流自西向东流过,按后世地图看应该叫土寨河。这条河沟通了东海关与海岸,同时南北又有一条陆路连接了半岛区和阔马区,平原新村正处在这一水一陆两条要道的交叉地带,可谓平原区的核心要地。

土寨河在平原新村附近有一座石桥,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不过依然很坚固,附近仔细找找也能发现曾经有人住过的痕迹,大概这里也曾经是人烟繁盛之地,不过在金朝末年以来的战乱和匪乱中荒废了。

新村附近已经开垦出了一大片耕地,远处的荒地上还能看到有十几匹牛、马、驴等牲畜,还有一群羊。

居住区里,一阵唢呐声响过,劳工们纷纷出来列队,在工头的带领下,排成还算整齐的队列,喊着号子,分头向各处上工去了。

与之对比的是,东海关方向又过来二十几人,队列乱糟糟的,一看就是新劳工。这些新劳工到达平原新村后,就由几个等在这里的老员工领着,分别前往不同的宿舍。

“喏,你们两个以后就住这张床了,一上一下。”203的舍长孙庆领着两个新劳工走进宿舍,指着一张上下床对他们说。

然后他又搬过两个木箱子过来,摸出两把钥匙,分别递给他们。箱子是东海自产的,上面的锁是在即墨买的,保密性不高,也就凑合着用。“张进,这是你的。李平,这是你的。以后自己的东西都放里面,对了,要是后来赚了工钱,觉得放里面不放心,也可以先寄在东家那里,等用钱的时候再去取。”

建设部在这里建了一大片劳工宿舍,每间宿舍密密麻麻放了十张上下床,住宿条件简直令人发指。不过对于之前还在颠沛流离的流民们来说,有个屋顶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