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铅弹的洗礼,蒙军再无战力更无战心,很快就放弃了抵抗。但这么多人处理起来还是不简单,而且此地不宜久留,因此王广金便对着福船上面的甲士喊道:“喂,弟兄们,我救了你们的命,你们下来帮个忙不过分吧?”
甲士们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听从。不过很快,船舱中一个穿着文士服、外面却披盔带甲一看就不寻常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对他们吩咐道:“正是此理,快去听从恩人调遣吧。”
于是事情顺利起来,甲士们跳到两艘蒙船上,帮着东海人把侥幸无伤或轻伤的俘虏运回霜降号,然后把船凿沉。紧接着,两艘船就一前一后向东北方深海区驶去,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逃到外海之后,两艘船才有空闲交流起来。
很快,福船上一个自称叫边居谊的青年军官就传来讯息,邀请霜降号的话事人上去一叙。但是魏万程和王广金有所疑虑,你们是什么人还不清楚呢,万一我们上去了,你们图谋不轨怎么办?
“你们,别不识……”边居谊看到他们的犹豫,有所不悦,正欲斥责,旁边那个大官却拦住了他:“边准备,休得对恩人无礼!这是救命大恩,怎能如此拿捏,该我亲去拜会才是。”
说着,他便主动来到了霜降号上。
魏万程见此人气度不凡,正不知该如何开口,来人便自我介绍了起来:“今日遭难,多亏遇各位出手相助才逃过一劫。在下李庭芝,忝为两淮制置司参议,不知恩人尊姓大名,必将这份恩情铭记于心!”
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来了
1258年,10月21日,海州湾。
“李,李,李庭芝??”魏万程瞠目结舌,差点失声叫起来。
李庭芝,字祥甫,南宋重臣兼名将,长于军略。历史上,他起初是被名将孟珙发掘出来,后又担任贾似道的幕僚,在南宋最后的岁月里负责镇守扬州,防守江淮一线。有他在时,这道防线固若金汤,就连后来元军夺取襄阳、攻占了临安,扬州也没有被攻破。而且此后李庭芝仍然坚持抗元,最后背腹受敌、弹尽粮绝后拒不投降,被元军俘虏后处死。
那个决绝的时刻尚未到来,此时李庭芝是两淮制置司参议,协助贾似道防守两淮,颇有建树。
不过历史在此发生了一些小变化。
本来,李璮在1258年侵攻虽急,但未曾突破淮河防线,贾似道很快被调任京湖制置使,去支援川蜀并抵挡即将到来的忽必烈大军了。李庭芝也被他调往了峡州,去防备四川方向的蒙军。
(京湖地区,长江防线的中部重镇。京-京西南路,此“京”为汴京,京西南路就是后世的湖北省北部和河南省南部区域,重镇襄阳便在此路;湖-荆湖北路,如今的湖北省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