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关键的首席位置,从今年初开始,争夺就进入了白热化。最有力的人选自然是经验丰富的孔嘉谊,其次就是一直有志于再进一步的史若云了,这两人的呼声最高,获胜希望远比其他人更高一个等级。
两人的竞选重点都在于经济,但是方向出现了微妙的差别。孔嘉谊更注重财政政策的作用,希望在精密的规划之下促进经济的大发展,而史若云则呼吁进一步放权,扩大股东的自主性,从而让经济更有活力。
严格来说嘛,虽然重点有所差异,但是真正执政的话,哪一方都不会有太大差别,反正说了算的是全体大会而不是管委会。
真正决定胜负的是宣传之外的力量。
孔嘉谊之前执掌财政部,对每一文钱都抓得很紧,经常卡其它部门的脖子,因此很不惹人喜欢。而史若云就反过来了,平时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好,又在各个场合暗示执政后会进一步放权,所以支持率显著得高得多,最终获得胜利也就顺理成章了。
按照规定,7月23日大会选举结果得出之后,不会立刻换届,而是有一个直到十月一日的过渡期,在此期间继续由原管委会看守执政,留出给新任首席管委熟悉职责和组织自己的管委会的时间。
原先的大部分管委坚决表示不再留任,只有三年前才独立出来的后勤部方迎波和公安部吕双卓被史若云执意挽留了。
安全部长如上所说,由林博颖担任。海洋部是梁恩。
工业部众望所归地被左武卫接手。
劳工部长由这几年在农业领域表现出色的张国庆接任。
建设和交通部长由兢兢业业的汤桦树接任。
黄瀚担任了新任的卫生部长。
商务部竞争激烈,由于这是个很出风头的部门,所以表现出色的大有人在,最终史若云钦点了郭阳为新任部长。
不过,商务部的征税职能被剥离了出来,新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税务部,由白洛担任部长。这也多亏了史若云原先是商务部长,积威仍在,拆起自己的地盘来快刀斩乱麻,要是换了别的部门可就没这么容易了。当然,这也导致了原商务系在管委会里占了三个位子,是好是坏还说不定呢。
文化部倒也令人有些意外,新任部长是魏德信。他之前不怎么显山露水,直到最近主办了两份报纸才出了些风头,论成绩是比不过更有威望的王同彩、刘素曦甚至林大力的。但其余人对部长的位子都没什么兴趣,而魏德信公务员出身,与孔嘉谊等人走得很近,为了安抚他们这一派,所以史若云用文化部长的位子让渡了一些利益。
而孔嘉谊的大本营财政部,则由原先东海储蓄所的所长纪萍萍担任新任部长,孔嘉谊本人去了储蓄所担任新一届所长,而且大有把这个储蓄所做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