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星子听了之后,一面深受感动,一面却觉得这也不是长久之法,于是这几天就一直在思考更好的办法。但是他前半辈子就是个普通的农民,就没经过商,也就是进了商社这几年才长了些眼界,哪里知道这些道道?于是没办法,还是去了储蓄所,请教那里的王秀才——当初给他办贷款的就是这个王秀才,后来每月去还款都要见一面,逐渐也就熟悉了。
最后王秀才给他出了个办法,就是“投资、工资、分红分离”,也就是把赚的钱分三份,一份继续投出去赚钱,一份按照实际的工作成绩分发,第三份才按比例分红。祝星子一想,这办法好啊,既能把生意越做越大,又能多做多拿,即使不做也有一小份分红保底,不正适合他们现在这情况吗?
所以,他就决定,等下次聚会的时候,就正式在他们这个“胜利建设公司”实行这样的制度。
跟赵大力透完口风,他便骑上马回了公社,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呢。
公司买了两辆车,其中一辆是贪便宜在集市上买的私造车,便宜归便宜,但老是坏。这不,昨天出门的时候车枢又断了,还好不是在半路上断的,等明天得推去孙木匠那里修一下。
这个月又有两个小子辞了职去南边打工了,唉,又得去多招几个,这留住人怎么这么难呢?为什么没人老老实实来给我打白工呢?
自家闺女现在上了高小,眼看着读得还不错,将来是大有前途的,不能叫她回来。不过老婆子带过来的那个儿子今年眼看就要读完初小了,成绩也不咋地,要不要叫回来帮忙?
第263章 修车
1261年,10月21日,东海市,南禾村。
“孙师傅,老孙,在不在?”
祝星子推开一扇木门,走入一个堆满了木料的小院,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喊了两句,依然没反应。他又往里面转了一圈,这小院和以往不同,没有嘈杂的锯木声,显然是没人在了。
祝星子皱了皱眉头:“这老孙,搞什么呢?大白天的不好好在家干活。”
南禾村是在胜利公社东南边的一个村子,规模不大,但是邻近即墨-城阳大道,近年也算被带动起来了。这孙师傅是村子里的木匠,手艺还不错,以前打造些常见木器谋生,东海商社起来后,做了他们的供应商,为他们制造些车轮之类的零件,听说赚得不少,也学了不少东西。这两年他也做大了,雇了几个小子,一边在村里造些小车、家具之类的大件外售,一边也承接维修业务。
由于离得近,祝星子经常找孙师傅来修理东西,一来二去也混熟了。今天过来,是为了修一辆之前在集市上买的一辆私造的马车。
东海商社在市场上发售四轮马车后,由于这车结构不算复杂,除了轴承也没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而且后来商社也开始对外出售轴承了,于是很快就有人开始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