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彧听了对方的决断,面露微笑,说道:“孙千户弃暗投明,朝廷自然会给千户一个好前程,将来,这千户转成万户也未必不可。只是不知,将军能带多少同袍归正?”
孙千户面上一喜,又想了想,说道:“李逆倒行逆施,早就有不少人跟我一样不满了。多了不敢说,两三成的船总是能拉来的。”
姜彧大喜,俯身一拜,说道:“那便有劳孙将军了。还请将军回去串联同志者,谨慎为上。数日之内,王师水军必大举来攻,届时以红烟为号,诸位义士见了便可发难!”
北地虽然不如南宋那般重文轻武,但是文士对低级武将行拜礼也是个不小的礼节,孙千户当即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感动地说:“请姜先生放心,在下一定竭尽全力!”
……
5月3日,长清县。
宽阔的清河之上,两支船队相遇了。
东边的一支,旗舰上挂着“赵”字旗号,由原海州水军千户、现已升任万户的赵咎带领。
西边的一支,旗舰上挂着“张”字旗号,由蒙古水军万户、曾经在忽必烈南征之时立功甚多的张荣实率领。
两支船队遭遇之后,没有像传统水师混战一样直接撞在一起,而是很默契地错开了一个角度,在交错的边缘地带展开了砲战。
嗯,对,砲战。
赵咎当初曾经与李平安一道,在海州湾遭受了东海海军坚船利炮的重创,虽然说出去很丢脸,但也为他开拓了眼界,了解了先进的海军思想。事后,他开始思考起如何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增强战斗力。
跟随李璮入济南之后,他临危受命在清河上重建一支水师。虽然他并没有那么多火炮,但是像李平安那样,把回回砲装在船上的思路肯定是没错的。在这个思路指导下,他在济南附近征用了不少大船,又令工匠加装上投石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改装出了一批堪用的战船。甚至相比东海海军他还更进了一步,船上不仅搭载了石弹,还搭载了一些火药武器震天雷。
凭借这样的“先进”战船,即使赵咎所带领的益都水师对清河的水文不太熟悉,也在与蒙军水师的初次遭遇中仍然占尽了优势。后者的思路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接舷战上,最多装备一些拍杆和床弩,而就算是打接舷战,益都水师也照样不怵,更别说如今有远程火力加持了。
这样的战术优势帮助益都军在济南站稳了脚跟,但是很快蒙军水师也从战斗中学到了这招。回回砲本来就是蒙古人从西亚带回来的武器,只是之前一直限制汉军使用,如今有了需要,忽必烈亲自批示对水军进行了解禁,并且调拨了一批色目匠人帮着去改装。
到了现在,双方都装备了大量的砲舰,作战模式也从鲁莽的接舷战进化到了远近结合,先互相投掷几轮砲弹,再见机脱离或是靠拢打接舷战。阵型也从原先尽量紧密团成一团的密集阵变得越来越细长,有向线列阵进化的趋势。两军的技术优势渐渐被抹平,随着蒙军的数量优势体现出来,益都军在战场上也逐渐落到了下风,现在只是能勉强阻止蒙军大规模登陆罢了。
今日,蒙军又发动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庞大攻势,不由得让赵咎紧张了起来。这显然是由于泺水的变故,蒙军暂时失去了从东北进入济南的通道,不得不再次加强了对长清一线的攻势。目前陆上防线已经岌岌可危,如果再被他们从背后登陆,两面夹击,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