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岛守备队是个临时编制,目前包括一个连的海军陆战队和三艘闪光级及相应的水兵,在旧耽罗城西边建设了一处名为“瀛山堡”的棱堡驻扎(瀛山是岛中央的汉拿山的古称),还在堡外修了一个小型港口。这点兵力打大仗不指望,但镇守这个岛子还是够用的,就算真遇到大敌来袭了,往瀛山堡里一躲,便也足够撑到援军到来了。
符凯伟这也是第一次亲自来到济州岛,刚才在船上就一直张望着岛上的景色。说实话,有些失望,海也不蓝山也不美,远远看去的耽罗城也只是一片低矮的土围子。现在看来,就只有待开发面积够大一个优点了。
怀着这样失望的心情,他下了船,不过见到黝黑的关大富后又换上了一副笑容:“是小关啊,不要行礼了,叫兄弟们也别站着了。你们在这外岛守边也辛苦了,我这次带了不少补给过来,今天咱们就开个晚会慰劳一下你们!”
关大富感动地差点流出泪来:“谢谢首长,我们不辛苦,倒是提督还要到处奔波,才是真辛苦!这便是我们海军最新锐的烈焰级吧?真是好船啊……可惜我没机会搭乘了。”
符凯伟勉励道:“不用灰心丧气,只要你好好干,成绩我们都看在眼里。现在我们还只有两艘烈焰级,但迟早会有十艘、几十艘,到时候一定会有你的一艘的!”
关大富这下真的涕泪横流了,为了掩盖这一点,大声喊道:“是!为东海而战!”
符凯伟笑笑,拍拍他的肩,说道:“行了,不用扭捏了,先找人来帮着卸货吧。对了,这马场是怎么建起来的?”
所谓马场,就是在瀛山堡南边用栅栏圈了一大块荒地出来,将马儿在里面放养,简陋得很。马场边角处还有一处简易工地,堆着些石材和木料,有几个本地民夫在忙碌,看起来应该是在建设马棚。马场里面,除了刚下岸的十五匹马,还已经有好几十匹马在了。有几名男子在照料着这些马,他们身材高大,看上去与一般岛民截然不同,应该是新移民。
关大富答道:“前几天角木蛟号来了一趟,带来了五匹马,又让我们建了个马场圈养起来。其实我们对这个也不懂,但还好移民里面有懂养马的,便请教着他们围了片园子出来。”
济州岛上除了守备队,还有五十户新移民,大部分是上次大战中的归义兵家庭,一小部分是作为基层领导的东海公民。
为了吸引向外移民,劳工部对冷门地区的顷田发放条件进行了放宽。像济州岛这样的偏僻地方,只要是东海持证国民,便可得到一块一百亩的顷田,而正常公民则可拿到足足一平方里四百亩的土地,以吸引人民前来拓殖。所以在济州岛上,就算是刚加入东海体系的新移民,也有一百亩地可种。
这些新移民大多出身于河北,那里现在也是地广人稀,对于粗放种植的技术很熟悉,很快就接受了东海人传授的四圃轮作制,在瀛山堡西边开荒种地了起来。其中,不少人对马匹养殖也是很熟悉的,是一股可以利用的力量。
符凯伟点点头,感觉这里是有文章可做的,于是说道:“很好,就算是新移民,也是我们的人,应该让他们参与进来。对了,角木蛟带了五匹马过来,剩下的是怎么回事?咦,怎么这么小?”
马场里面,两类马泾渭分明,一类是普通的蒙古马,虽然不高但至少能骑乘,另一类则明显要矮小得多,肩高可能连一米都不到,看上去跟羊差不多大。
关大富解释道:“那些是本岛的野马,上次角木蛟回去的时候带了几匹,还让我们挑些健壮的养起来,下次还会再带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