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使,潘使!”这时,使团中一名随从兴冲冲地进了院中,喊道:“大宰辅有回应了,镇西奉行少贰要见我等!”
殷弘一拍巴掌:“可算是有信了!那么事不宜迟,赶紧安排吧!”
不久后,殷弘、潘阜两人就在日本侍从的引领下,见到了武藤资赖、少贰资能两父子。
双方按照各自的礼节行礼,又随便问候了几句,殷弘便问道:“这位武藤大人,不知我们何日可以去面见日本国王呢?”
听到他将天皇称之为国王,武藤眉头一皱,但没有立刻发作,而是问道:“在此之前,我想问一下,贵国遣汝等使节前来我国,是所为何事?”
殷弘正了正身子,答道:“是为了联合日本国,共讨东海贼!”
当下,国际局势相比历史上有了巨大变化,未曾设想的道路出现了。在陈嵬的主导下,蒙古使团的对日外交风格从过去的强硬转变成了“联合”。因为根据他获得的情报,东海和南宋与日本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若是能切断这个渠道,必然对削弱他们的力量大有帮助。而蒙古新败,威望大不如前,要是还简单粗暴指望通过施压来让日本臣服,那简直是痴妄,所以只能软化态度,以怀柔手段,希望与他们交好。
这一手段的转变,配合日本社会受到的相比历史上更严重的商品经济冲击,产生了意外的效果,如同河流偶尔向侧旁溃堤,却意外找到了新的河道。
“哦,是这样?”武藤一扫刚才被冒犯的不快,产生了兴趣,但也没有立刻就漏了底牌,而是敲打道:“可是,东海国对你们是敌人,对我们却是‘朋友’。要是我们按你们说的做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皇帝陛下可以正式册封日本国王,使得日本列于诸册,不再为化外之土……”殷弘这么说着,不过随着通译把他的话转成日语,武藤的脸色却越来越黑。
见状,副使潘阜连忙用眼神打断了他,改口道:“听闻日本国兵多将广,却困于岛上,岂非憾事?若是与我十万蒙古铁骑和百万汉、高丽大军联合,灭亡南朝,入主中原,我朝皇帝便可将山东沃土分与日本国治理,不比当下境遇好多了?”
第475章 逐客
“入主中原?”武藤听了之后,眉头挑了起来,不过又摇了摇头。
日本并非没觊觎过中原,但当年跟唐军在白江口打了一仗,深知自己实力不济,就没了这个想法。不但对外没什么想法,反倒时刻提防外敌入侵,甚至还演化出了一套“神土”的观念,声称日本“草木土地山川丛泽水陆虚空,无一非和光垂迹之处”“国土永号神国”,乃一方神圣的净土,而外界皆为秽土——这套说辞除了用于维持天皇的神圣性,主要作用就是约束人民不要往外跑,省得招徕些祸患过来。
武藤也知道日本现在的问题在于人地矛盾,如果能向外开拓土地,未必不是个解决方案。但他并没有成功的信心,所以之前才想着重启锁国之策,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还是闭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好。
一旁的少贰资能也摇头道:“要我们为你们火中取粟,还是算了吧。要想说服我们,还得拿出更大的诚意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