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也注意到了这逐渐出现的光明,尚在工位上的人忍不住抬头看了起来,随即被组长呵斥着继续工作,组长自己却也不可避免地多看了几眼。而那些轮换下来休息的人则一边喝着茶水,一边激动地看着四周明亮的灯火,即使眼中看出了残影也不愿把目光离开。
对于后世习惯了无处不在的电灯的人们来说,夜间照明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甚至他们都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你会为路边随处可见的一片树叶惊奇吗?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黑夜是绝对的、无可抗拒的、令人恐惧的,夜间伸手不见五指才是常态,而基于燃烧的照明则是昂贵的,除了富户可以奢侈地大燃灯烛,一般人家只会在必要的时候才点上一点,能看见影就不错了。像现在这样,一整间房间都有充足的照度,如同回到了白昼一般(只是形容,实际上亮度还差得远),可是闻所未闻的稀奇的体验!
呃,好吧,对于铸造厂的工人们来说,这是第一次见到夜间灯火大放,因为铸造厂的设备相对灵活,不需要连续运作,所以晚上一般不工作。而对于隔壁连轴转的炼钢部门的同事们来说,夜间工作可就是常事了,灯火通明的车间见得可一点不少。早期他们都是点油灯的,最近才加装了更先进的煤气灯系统,而今天这种照明系统也惠及了铸造厂二分厂。呃,这也意味着,从此他们要开始上夜班了。
“虽然不是第一次看,但……”秦晋刚要抹抹眼睛,但一抬手就觉得有损形象,于是干脆抬起手来指着四周的灯火,“但每次看到都还是让人激动而感动啊。”
“是啊,”姚崇义同样感叹了起来,“放在十多年前,谁会知道光明竟然是一件如此,如此宝贵的事物,值得我们拼尽了一切去追求。”
煤气,是炼焦的副产物。一开始东海钢铁工业没有利用煤气的能力,只能任由这种宝贵的气体排放掉或者白白燃烧掉,后来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和管道技术的成熟,才有了将其回收利用的可能。
回收利用其实说起来倒也简单,将炼焦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通入水中冷却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可以得到三种有用的物质:溶解于水的氨,不溶于水的煤焦油和较为纯净的可燃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操作好了就可以建立起一套初级的煤化工产业。当然,跟任何产业一样,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说早就知道了煤化工的原理,但工业部直到63年才堪堪实现了对炼焦煤气的较为可靠的利用。
然后,这一利用就不可收拾了。
氨水和煤焦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这两个先不提,单是煤气就有很大用途了。它是一种高能的燃料,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比传统的煤炭更高的温度,而且使用起来也比煤炭更方便。最初,大铁厂对它的利用还很原始,只是点燃后给进炉的空气预热;后来,又用来给铸造厂的铁水升温,铸造能力的提升在相当程度上受益于此;最后,大铁厂又添置了一台小型的炼钢平炉,使用煤气来加热,可以生产出比转炉更为优质的钢材,这使得煤气的利用达到了顶峰。
此时,光靠炼焦产生的那点副产物煤气已经不够用了,于是大铁厂又建设了专门的水煤气车间来供气,也就是将煤炭加热到炽热后淋入水产生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而有了这个更充足的煤气来源之后,不仅上述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也可以开发出更丰富的应用,比如这个煤气照明系统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煤气系统最终得以实用化,不仅是因为有了煤气,还是因为在枪管制造和蒸汽机输气管路制造等产业的需求推动下,相关部门对于管道密封和铺设技术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这才使得煤气灯系统有了实现的可能,不然就等着煤气中毒吧。而这个煤气灯系统又反哺了工业,使得夜间和光线不足的白天也可照常工作,大大改善了生产周期。
工业发展就是这样的,一点突破的时候千难万难,但一旦形成了体系,不同环节之间就可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使得发展速度以几何级数提升。
左武卫听完他俩的感叹,笑了一下,然后说道:“是啊,真了不得……哎,你们觉得,我们要是把这套煤气灯系统小型化,卖给那些大户,一套能卖多少钱?”
姚崇义首先皱起了眉头,说道:“老大,你这是谋杀啊……就他们那水平,能把管路维护好?万一平时疏忽上几次,一氧化碳入室,那可一死就是死一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