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页

他正要拿起报纸继续拜读,抬手就瞅到了城门处一辆二轮马车驶了进来,于是紧接着就转头看向了身后的手下丁九,问道:“小九,来车了,记下了没?”

丁九连忙举起手中的笔记本给他看,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记录着十几个条目:“记了,喏,不差的!”

于是汪洪就转回去继续取过报纸:“好,记了就行。”

不过丁九倒是忍不住了,看了看自己的记录,问道:“队长,咱们记这个真有用么?”

汪洪顺手卷起报纸,轻轻拍了拍他的头:“数据可是统计工作的基础,你既然没法一个个数人头,就只能数马车了。小九,我可跟你说了,统计组可不是好进的,别想着偷懒松懈。要不是我今天在这等人,是不是你就随便编几个数糊弄了?”

丁九连忙说道:“不敢,我哪会呢?就算您不在,我也一定会好好记好的!”

汪洪又喝了口茶,说道:“这就好,你心里有点数。呐,又一辆,快记吧。”

东海国经过了几年的发展,相比过去有了大不同,也产生了一定的割裂。在像中央市那样的地方,出现了整齐的街道、平坦的道路、丰裕的公社和先进的城市生活,跨越了数个时代。但在更多的地方,传统依然根深蒂固,居民自顾自地生活着——对于东海商社和管委会来说,这些地方就像黑箱一样,只知道能从中取得一些税赋、卖出一些商品并用钱买到一些资源和人力,对于箱子里面的具体情况则一无所知。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层黑箱正在渐渐消融。这一方面是因为道路网和商业网络的扩张,将外界的新商品、新技术、新消息和新知识带到了黑箱之内,也将里面的人带了出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随着管委会和各地分管会规模的增长,使得他们有更强大的能力,可以穿透这层黑箱,一窥其中的究竟。

像沂水县,就是其中的典型。它位于沂蒙山东部、沂水上游,归属日照郡管辖,地理位置和物产不差,但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所以管委会对这里没有投入什么精力。即便如此,借助近年良好的外部局势,尤其是沂水下游临沂城的大发展——临沂作为连接四方的通衢之地,在管委会治下又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因此如同吹气球一般迅速膨胀起来。沂水既有水路可通临沂,又有新修的陆路可通莒县,因此也自发地繁荣了起来,与外界的交流日趋密切。

汪洪丁九这两人是统计组的公务员。统计组这个由张正义一手建立的情报组织,如今在高源的带领下已经扩张到了上百人的规模,还有数倍于此的外围协助人员,是管委会手中的一张王牌。他们现在出现在沂水县,就是为了收集各类情报,使得上面可以对这里的人口、商业等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人力有限,详细的统计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但通过收集居住区面积、水井数量、粮食价格和运输量等情报,还是可以得出一个相对靠谱的估计值。这样的数据放在别处可能没用,但在管委会和东海商社眼里可是有大价值的。

当然,有时候,他们除了收集情报,还会顺手干点兼职。

“又一辆……咦,怎么不进去了?”

丁九看到一辆四轮马车匆匆驶了过来,却不进门,而是拉到了路旁一处树荫停了下来,有些奇怪。

汪洪闻声站了起来,以报纸遮阳往东边一瞅,果然发现道路远处有烟尘的痕迹,细听还有马蹄声,便把报纸往手上一拍,说道:“应该是来了!”

果然,不久后,烟尘和马蹄声都变大了。城门口沂水县自募的保安员也察觉到了动静,一个个都紧张了起来。一人跑进了城里报信,其余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不是该把城门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