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页

华罗城名义上归属遮鲁其亚王国统治,但这个王朝已经衰落不堪,正在内陆地区与新生势力瓦赫拉打生打死,对这里并没有实际控制力。这座城市也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城池,而是一大片互不统属的小型聚居区的统称,每个聚居区以血缘关系或帮派关系为纽带进行自治,相互之间井水不犯河水,洋洋洒洒占了好大一片地域。

如今正是贸易季节,东海式船只也不是第一次来到华罗了,因此他们的到来并未引发当地的警觉,照样有顶着瓜果蔬菜的小商贩和赤膊的力工过来讨生意。12月是温带的冬季,如果是在本土已经寒风凛冽了,但在这里却是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之一,气候凉爽,降水也合适。因此,当下也是这座城市最活跃的时候,虽然免不了脏乱差,但是人头攒动,别有一番活力。

高川走出舰桥来到舷边,摸着身边的一门黑黝黝亮闪闪的“鲨”炮,看着下面形形色色的白人、黑人和印度人种,又看看岸上的一片棚户区,真是一个感慨万千。这景象在后世视频中很常见,对他来说可真是熟悉而又陌生。

他看了一会儿,就转头问道:“明君,你的族人是住在哪里?”

他问话的对象是旁边一个年轻男子,装束与常见的宋人类似,身穿一件深青底金边的宽松道袍,头顶戴着布冠,不过面貌之中却依稀能看出胡人的特征,目深鼻高。此人名叫明息之,是古波斯拜火教徒在中国的后裔,家住广州,后来通过深圳堡的关系,被族中派来给西洋公司帮忙。

拜火教,又称祆教,早年盛行于波斯,虽然在后世没什么影响力,但它二元论的世界观(光明与黑暗对立)以及使用纯洁女性为神职人员的设定影响深远,在文艺作品中经常换个皮出现。到了现在,这个宗教已经相当衰落了,波斯本土受大食帝国的影响,基本完成了绿化。但它在境外仍有不少残余,在中国形成的摩尼教分支甚至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只是毕竟失去了根源,这些残余也只能渐渐与当地融合。像现在的明息之,就几乎是一个纯粹的儒生了,但他们的家族仍然以祆教为纽带,与海外的族人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这使得他们在远洋贸易上掌握了不少话语权。虽说到现在这点话语权甚至已经比不上新兴的绿波斯商人了,但仍然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就比如现在他就被西洋公司请了来,作为在华罗城打开局面的向导。

明息之其实也只是跟着长辈来过这里一次,说不上多熟悉,往岸上看了好一会儿,才指着一座白色石质建筑说道:“是那边。”

高川点了点头,又转身喊过一人来:“左辛!你挑些礼物,跟着明公子,去他亲戚家府上拜访一下,说明我们的来意。”

左辛是商务部出身,精明能干,现在分到西洋公司来辅佐高川。他听了之后立刻接令,然后对明息之做了个请的手势,把他带到一旁商谈具体细节去了,丝毫不用高川费心。

“好了,现在得好好谋划一下我们的‘公司总部’了。”高川对此很满意,又把几个随船军官召集了起来,准备对周围展开一次侦察。

这些年轻军官是“军事地理勘测处”的人。这是一个由海陆军捏着鼻子协办的结构,用于在各地查勘军事情报,补充统计组的不足,这次也分配给了西洋公司一些力量。

高川与他们商议了一会儿,又抬头看了看西边的乌云,说道:“看来要下雨,趁这个机会,你们赶紧把临近的情况摸排一下吧!”

……

另一边,符凯伟率领的第一舰队正在朝没翼港前进,途中却突然遭遇了大规模的风浪。

“浪来了,转舵,右满舵!”

船帆已经降了大半,依靠着剩余的两面底帆和自然水流,荧惑号艰难地转了个向,将三角形的艏部对准了前方袭来的巨浪。周围的四艘烈焰级和其它顺风级也做出了类似的举措,不过节奏不一,各自歪七竖八的,只能各听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