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对这个提议(起兵伐吴)是持反对态度的。
理由是大魏水师不给力,即使胜了孙权,也不过是夺取几座江北小城,大魏军队无法越过长江天堑,就无法撼动东吴根基。既然如此,那还不如不伐,且靠发育速度,拖垮拖死所有对手。
平心而论,两位顾命大臣的提议不无道理。但曹叡心里有一口气,不发出来不行。
孙权此前是大魏吴王,虽然仅仅是名义上的大魏吴王,但那也是有些主从身份的。大魏是主,东吴是从。
现在孙权脱离魏国自立,当了皇帝,如果大魏对这种公然反叛、打脸的行为不做任何回应的话。周围那些属国小弟们会怎么看待大魏?
辽东公孙氏自公孙渊上台后,便是蠢蠢欲动,久欲自立;漠南轲比能想要一统鲜卑部落的野心路人皆知,更别提还有凉州众多当地势力,时不时也来跳反添乱。
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事情不太好办啊……
正纠结不下,一名太监匆匆跑来,奉上自寿春发来的一封八百里加急军情:
孙权迁都建业后,在巢湖上构筑了一条东兴大堤。大堤呈偃月状,堤坝上能驻守兵马,南侧能停靠舰船。同时还在大堤两头,各修建了一个军事据点,各留下千人防守。然后孙权就带兵大摇大摆回建业去了。
闻报,曹叡登时愤怒不已,暴脾气一下子就有些压不住了。
这是孙权又一次明显的挑衅行为!
这就相当于两个人本来和平共处,突然一个人跑到另一个人屋子里拉了一堆屎,还要问后者借纸……
是可忍孰不可忍!
曹叡怒火中烧,猛然扬起手臂,就在即将说出“全军出击”的当口,忽然想到了一句话……
主不可因怒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