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页

“谢谢石大人啊!”四县典史无不感激石剑。

他们都是一把年纪的老秀才了,有的做典史近二十年了,现在才第一次得到晋升,个个都是流着热泪跪下感恩的。

“好了,官报每十天发行一期,所有费用由府衙拨付。”石剑一一扶起他们,进一步明确他们的职责。

官报是怎么回事?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代,是与唐代的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时的节度使为使皇帝能了解自己在地方所作政绩,均在长安设立办事机构,主编官报,反映地方和朝廷政务消息,既让朝廷了解节度使,也让节度使了解朝廷。

明朝邸报朝野人士获得朝政大事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邸报上的官员任免方面的消息最受朝野人士的重视。

言归正传。

“大人,预算涪城及各县街道铺地砖、改建排水道、兴修水利,所需银子二十五万两,查抄向府家产十三万两及大人从布司府请批回来的六万两银子已经全批给各县。府衙金库已空,工程差额加上府衙官差本月薪俸、运作费用,尚缺共七万两。”何丛闻言,连忙禀报府衙财政恶况。

“本官会想法子尽快解决银子问题。潘大人已为九千岁建千岁祠,且差不多竣工了,相信诸位已经听说。现在咱也议一议为朝中九千岁建千岁祠一事,本官月前在成都已向吕大人请樱,意在川中率先两座建千岁祠。诸位如无异议,本官就去筹银子。”石剑把川中抢建千岁祠一事摆出桌面来了。

“两座?”王朝惊喜交集。

他想:若能真建成两座千岁祠,既是石剑的政绩,也是自己的政绩呀!到时亲爹还不提自己作蜀川大员?

哈哈……

他差点笑出声来。

“好啊!石大人一上任知府,就想法从布司府批回了六万两银子,能力有目共睹!下官相信石大人建两座千岁祠也会不负众望的。”何丛举双手赞成。

他心想:姓石的能筹集银两,老夫既在府衙管财,又主政盐台,到头来还不是老夫花最多银子?哈哈……爽!

议政完毕,他乐哈哈地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