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页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大批人员在民间开办书院,大范私学非常兴盛,随着时代的发展,书院讲学已经开始发展,涉及到了音乐、地理、数学、天文、历法、水利,这些都是时代的发展。

对此,方信是静而观之,不喜不怒。

对现在历史阶段来说,民间知识分子已经足够了,唯一就是引导其发展方向罢了。

也许,再等三五十年,宪法、议会、义务教育,就可以进行了,那时才适宜,方信如此想着,他放开心思,转眼四看,周围是人来人往,满街都是。

方信顺着河,一面走一面观着景致。

“陛下,时日不早了,是不是应该回宫了?”项落言再等了半个小时,问着:“皇后娘娘来时就吩咐小臣,提醒皇上。”

“朕知道了。”方信说着,继元三年,方信就娶了皇后,虽然考虑到了在位时间的问题,方信并没有立刻要孩子,但是内宫也有了一后二妃,算了合了这个时代的传统。

说到这个,方信突然之间想起了一个问题,就是推恩令的影响。

由于要分家析产,贵族会不会谨慎考虑娶妾的问题呢?毕竟现在还没有有效避孕的方法,但是儿子多了,分的家产也多了。

当然,这只是偶然一想罢了,方信转过身去,示意回去。

片刻之后,一部早已经好的马车停了过来,门打开,让皇帝回去。

皇家专门的车夫,赶着马车,稳稳当当的前进着,马鞭在空中一甩,发出清脆的声响。

大批侍卫暗中跟随。

方信绝对不是微服私访的主,他出去也不是白龙鱼服,周围都是大批侍卫和内务府的暗探,可以说,基本上固如金汤。

以方信可动用的力量来说,不必如此,没有谁能刺杀了他。

但是这是规矩,身为皇帝应该有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