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声些,可别连累了我。”
贾瑚出声以后,身后就传来小声讨论的声音,贾瑚也不在意,只定定地看向周振兴。
“哥儿可是觉得百二十遍太多?”周振兴见贾瑚站起来问,依旧坐在椅子上,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是。”贾瑚坚定地说道,“而且我不认为读完百二十遍以后就能知道其中的意思。”
“歌哥儿到底是没受过苦,自然是不懂勤能补拙,”周振兴开始打苦情牌,“哥们,这样条件好的自然是不知道,像贫困人家的孩子想读百二十遍都没有那个条件可以让他们读。”
“我年幼时,家中贫寒,并无先生教导,就是靠着自己读书读上百二十遍,这样寒窗苦读,这才考中举人的。”
周振兴讲话时的那个表情,一副就是贾瑚不懂疾苦,有这样好的条件又不愿意勤奋读书的模样。
贾莅看着贾瑚和周振兴的对话意识地用手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妄图用这种方式逃避。
他也曾提过这个百二十遍方法不对,可上次这位周先生也是这样,仿佛自己只要提一只百十二遍方法不对,就是自己懒,就是自己在这样好的环境下读书都不知道用功。
贾莅还记得,自己被打上懒和不知道用功的标签以后,自己是怎样被同窗指指点点的,回到家以后又是怎样受他亲爹和庶兄的奚落的。
只是这位瑚哥儿应该与自己不同,想来他不会落得跟自己一样的下场。
作者有话要说:
[1]出自中华书局出版的《科举·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