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了歪头,司南伸手赶了赶窗边的蚊子,收手回来的时候,突然顿住了。
是因为它吗?
虽然看不见,但司南却知道自己的掌心里有一颗浅红色的小痣。
那是高中毕业旅行的时候不小心磨破手掌,后来手掌好了以后多出来的。
所有人,包括司南自己都只以为那是伤好后留下的疤点,一直到大学开学前,爸爸妈妈准备了好多东西叫司南带去学校,司南发愁的看着那些堆在她房间里的行李,心忖着要是有个随身空间就好了的时候,掌心中的那颗浅红小痣先是发出淡淡白光,之后发出一阵灼热,晃神间司南就真的有了个属于自己的随身空间。
空间面积不是很大,一百多平的小木屋外加一口水井以及五百平的菜园子。
小木屋三间,里面有一些简单的家俱。东边那间有张木床,中间的堂屋一张圆桌外加四个小圆凳子,最西边的那间除了两个空空如野的书架子外,还有一张结实厚重的大书案。
出了木屋,门前一侧摆了一张石桌,另一侧便是那口只是普通甜水井的水井。
正前方,距离木屋十步远的地方是个五百平,被竹篱笆圈着的菜园子。
司南是个能藏住秘密的性子,得了这个随身空间后,竟是不曾对任何人提起。
先是利用自己多年的压岁钱,买了床垫子和被褥,然后又买了个也认不出来是什么木头做的立式挂衣架立在小木屋里。
网上有很多漂亮又不贵的茶具和餐具,司南也买了两套回来。茶具放在堂屋的桌子上,餐具则放在不算大太的组装鞋架上。
没错,就是鞋架。
那种三五块板邮寄出来,自己组装的鞋架。
东西直接邮到大学宿舍那边,然后趁宿舍的人不在,转移到空间里,自己组装出来的。
两个五层鞋架,一个最上面摆了一排调味料,第二层是碗碟餐具,第三层和第四层分别摆了些袋装的方便面,酸辣粉丝,过桥米线。挨着的第五层,则摆了三个锅。
一个可以煮面烧水的奶锅,一个双耳的小砂锅,一个单柄的小炒锅。
另一个鞋架上,则摆了些未开封的袋装米面粮油等物。粗粗算下来,各种产地和口感的大米有五十斤;白面二十斤;一斤装的红米,黑米,糙米等粗粮 ,数一数正好十袋。色拉油,橄榄油和植物调和油加起来也就十斤左右。倒是各种牌子的酱油和醋加起来有十二三瓶。除此之外,还有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像是火腿肠,冰糖,红糖,小饼干这些都放在一个不算大的整理箱里。两斤重的,不知道味道,却和影视剧里一样的五条腊肉用绳子吊在木屋的房檐下。
这是除了火腿肠,司南空间里唯一的肉肉了。
空间里没有电,虽然有光,但司南零花钱有限,也买不起太阳能发电机。也不是真的买不起,只是便宜的用不住,也存不了多少电,跟鸡肋似的。而好一些的又贵得让人望而怯步。
当然了,就以她一个学生党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来说,甭管什么发电机,都跟她无缘。
花了两百多块钱,买了个可以烧柴烧碳的碳火炉,又买了好几箱无烟碳堆在空间里也就算是那么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