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袋外面是布,里面是可以防水的塑料布。
单个缝好后,司南又将三个小口袋缝在了一起。等布挎包干了,又将这三个缝在一起的小包袋都缝在挎包里面。
原本司南是想要将整个挎包都用塑料桌布在里面包一层的,但考虑到如今是特殊时间,旁人的挎包遇水会弄湿了里面的东西,她的却全都不湿,那就太惹人注目了。所以便决定挑捡着湿一湿的同时,还能将包里的东西仔细的归整分类一回。
三个小口袋,最小的那个,司南装了两张二两的全国粮票和有零有整的五块钱。中间大一些的口袋,装了身份证明,户口所在地街道办发的下乡通知涵以及一些下乡的相关证件。最大的那个口袋,则放了语录和一个笔记本,两根铅笔。
家里也有钢笔,不过带钢笔出门还得随身备着墨水,所以司南便准备带两根成本更低的铅笔。
不过铅笔头容易断芯,又容易脏了脏,所以司南又在家里找了块硬纸壳,做了个简易的铅竺套。
挎包不大,装完这些就已经没有多少地方了。剩下的地方,司南试了试军用水壶,发现挤一挤正好能放下就决定等走的时候灌上一壶水装包里带着。
最后又将挎包的肩带固定了几针,确保这包不会在半路上开线就收针了。
转眼就到了中午,但司东和司北都没回来,司南懒得做饭,便将早上剩下的粥用热水泡了,就着小咸菜对付了一顿。
躺在床上背语录,背着背着就睡着了。还是司东和司北回来,司南才一脸懵蹬的坐起来。
花了两三分钟才想起来自己穿越了的司南,搓了搓脸,趿鞋出去。
司南一出去,正在说话的哥俩就是一顿。其实这哥俩说了什么,司南还是听了一耳朵的。好像是谁在露天小便池那里小便被人摁住了,被举报耍流氓。
今儿出去的时候,司南也发现了个奇葩景,非主街的街道上竟然有不少露天的小便池。
怎么个露天法呢?
就是贴着人家墙根处,左右各砌个一米高,半米宽的矮墙,里面再放两桶。需要使用的时候,就背朝街道,面朝墙的‘方便’……
只要想到那个画面,司南脑子里就一排一排黑线往外涌,跟瀑布似的。
“对了,今儿在厂子里碰到顾茵了,这是她给你的。”司北起身从门上的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包着的东西递给司南。
第4章
虽然注意力无法从露天便池这个历史槽点上移开,但随着司北递过来的东西,司南表示,她也不是不能生硬的转移一下的。